左乙拉西坦联合丙戊酸注射液治疗癫痫持续临床观察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netail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研究新型抗癫痫药物左乙拉西坦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全面性癫痫持续状态疗效分析,进而指导临床治疗癫痫持续状态。在综述中对癫痫持续状态发病机制、病因、对机体影响及癫痫持续状态治疗,癫痫对女性生殖内分泌系统的影响综述文献的基础上,首先,从癫痫患者癫痫发作对心脏影响相关参数观察,进一步分析癫痫发作对心率、心律、心肌改变推测。其次,从临床上研究左乙拉西坦联合丙戊酸钠注射液治疗癫痫持续状态,对比单药丙戊酸钠注射液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疗效、副作用,阐述其相关机制,进而探讨左乙拉西坦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全面性癫痫持续状态临床观察。第一部分癫痫患者发作前后心肌损伤自身对照研究目的研究癫痫患者癫痫发作对心肌、心电图、心率影响变化。方法癫痫发作间歇期门诊随访时门诊随访时常规检查十二导心电图、心肌酶、肌钙蛋白等指标作为发作前。患者再次发作全面性癫痫入院患者2h内检查心电图、心肌酶、肌钙蛋白等指标为发作后。并对癫痫发作前后心肌酶、肌钙蛋白数据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表示为差异有显著性。结果癫痫患者发作后2h内CK对比发作前CK明显升高(P<0.01),癫痫患者发作后2h内CKMB对比发作前CKMB明显升高(P<0.01),癫痫患者发作后2h内LDH对比发作前LDH明显升高(P<0.01),癫痫患者发作后1h cTn I对比发作前cTnI明显升高(P<0.01)。20例患者发作时18例心率明显增快,1例癫痫患者发作时心率无明显变化,1例患者发作时心率变慢。有12例癫痫患者在癫痫发作时心电图出现(除外窦性心动过速)异常,而8例患者心电图正常。其中ST段降低2例,ST段抬高1例,T波倒置2例,室性早搏2例,房性早搏3例,QT间期延长1例,Ⅰ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结论癫痫患者癫痫发作时有明显心率波动、心电图异常及心肌缺血改变,其机理可能与癫痫频繁发作导致心脏自主神经紊乱所致。第二部分左乙拉西坦联合丙戊酸钠对比单药丙戊酸钠治疗全面性癫痫持续状态的临床研究目的探讨左乙拉西坦口服药物治疗联合丙戊酸钠治疗癫痫持续状态对比单药丙戊酸钠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及对心脏变化。方法丙戊酸钠组起始予以德巴金注射液1mg/kg.h速度微量泵持续泵入48h,病情稳定后改为德巴金口服或鼻饲。左乙拉西坦-丙戊酸钠组起始予以丙戊酸钠注射液1mg/kg.h速度微量泵持续泵入,同时插入鼻饲管每天注入左乙拉西坦,第一天的初始计量1g/d,分2次服用,逐渐加量,直至有效控制癫痫发作,最大计量3g/d,病情稳定后,改为口服药物。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有效率、起效时间、控制时间、苏醒时间、两组心肌酶谱、肌钙蛋白变化、用药剂量指标。结果左乙拉西坦联合丙戊酸钠组治疗癫痫持续状态患者苏醒时间、控制时间、起效时间短于单药丙戊酸钠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1);左乙拉西坦联合丙戊酸钠治疗癫痫持续状态总有效率大于单药治疗癫痫持续状态,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乙拉西坦联合丙戊酸钠治疗癫痫持续状态较单药丙戊酸钠治疗癫痫持续状态复发率低,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左乙疗效西坦联合丙戊酸钠组治疗癫痫后6h CK、CKMB、LDH、cTn I明显低于单药丙戊酸钠组(P<0.01),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中口服左乙拉西坦联合丙戊酸钠治疗癫痫持续状态起效快,患者苏醒时间短,复发率低,对心脏损害减少,值得进一步观察和研究。
其他文献
设计了一种便携式太阳能照明系统。该系统采用高比能量的锂电池作为储能单元,具有常规市电充电和太阳能充电两种充电方式。该系统对外提供包括交流220 V和直流5 V在内的多种
研究目的研究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rostate specific membrane antigen,PSMA)在肺癌组织的肿瘤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上的表达情况。分析PSMA在肺癌中表达情况与患者的年龄、性
肿瘤特异性抗原的获得、鉴别一直是肿瘤免疫研究的热点之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这一领域带来了勃勃生机。本文综述了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分离肿瘤特异性基因,并用免疫学
儿童的世界是诗性的世界。在诗性的儿童世界里,幻想的和现实的、主观的与客观的、心理的与物理的、人为的与自然的、思维的主体与思维的对象等等都成为互渗的、不可分割的统一
RNA干涉(RNA interference,RNAi)指与内源性mRNA编码区某段序列同源的双链RNA(double-stranded RNA,dsRNA)导入细胞时,该序列mRNA发生特异性的降解,并导致基因表达的沉默.
近年来,登革病毒所致疾病病例不断增加,虽有诸多学者致力于对其致病机制的研究,但至今仍未完全明了.Th细胞亚群及其细胞因子与登革病毒所致疾病的重要关系引起许多学者的兴趣
研究者从韩国Cheju岛土壤标本中的细菌里分离到的新的高效免疫抑制剂-Tautomycetin,在实验室和临床I期试验中都能够特异性的诱导活化的T细胞凋亡。Sang-kyou Lee认为它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