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酒精的过量饮用所致的社会、心理、躯体问题已严重影响人类健康。酒精滥用、酒精依赖及其相关问题早已引起各国政府的重视。世界各地包括我国越来越多的青年人,特别是大学生也加入到饮酒行列中来。处于社会行为建立期的大学生能否树立健康饮酒观、形成健康饮酒方式,将影响其成年的健康与否,对社会及家庭稳定也将产生较大作用。研究目的:了解烟台市在校大学生饮酒行为、饮酒期望以及饮酒相关知识认知状况,分析影响在校大学生饮酒行为、改变饮酒期望以及相关知识认知度的相关因素,探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饮酒观念、形成健康的饮酒模式的方式方法,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饮酒行为干预措施提供依据。研究方法:参考有关文献及政策法规并结合在校大学生相关情况设计调查问卷,并在预调查的基础上修改完成。内容包括一般情况、饮酒行为、饮酒期望、酒相关知识认知情况、家庭背景、学校环境等。于2008年9-10月,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烟台市三所高校各两个专业1至4年级的在校大学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集体施测,调查由经过统一培训的教师担任,按统一指导语,由被测学生自行填写。共发放问卷917份,回收895份,应答率97.60%。在895份应答问卷中,有效问卷为862份,有效率为96.31%。调查问卷经编码核对后录入计算机,用EPIdata3.0软件建立数据库,数据分析采用SPSS13.0软件,主要统计分析包括调查对象饮酒行为、饮酒知识、饮酒期望等状况的描述性分析以及多因素分析。主要研究结果:1.2008年烟台市在校大学生饮酒率为68.45%,男生(85.09%)高于女生(55.98%)(x~2=82.81,P<0.01)。饮酒者中,60.51%每年饮酒次数低于6次;58.64%称一般情况下单次饮酒量低于1瓶(常规600ml装啤酒);首次饮酒年龄为6-22岁,中位数为18岁,其中45.93%首次饮酒年龄低于18岁;朋友劝饮是首次饮酒的主要原因,占41.19%:啤酒是首选酒饮料,占68.98%;大多数是在家庭聚会、同学朋友聚会时喝酒,分别为73.22%和66.95%:以在酒店和家中饮酒为主,分别占43.10%和36.60%;醉酒率为54.41%,其中3.90%经常醉;17.97%的饮酒者因酒误过事,其中没完成学习任务最多。本次调查男、女生饮酒率(x~2=82.81,P<0.01)、醉酒率(x~2=39.97,P<0.01)、通常饮酒量(x~2=60.05,P<0.01)、饮酒消费的负担(x~2=18.04,P<0.01)及压力感(x~2=4.09,P<0.05)等均为男生高于女生。男生首次饮酒年龄低于18岁者(56.37%)所占比例高于女生所占比例(34.06%)(x~2=29.44,P<0.01)。其父母饮酒情况越严重、越是支持其饮酒的被调查者饮酒行为越少。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性别、吸烟、月平均生活费、酒相关知识认知度、饮酒期望与大学生饮酒行为成正相关,OR(95%CI)值分别为:3.559(2.397~5.285),1.664(1.384~2.000),3.931(1.519~10.172),1.615(1.143~2.282),15.677(6.682~36.782)。而父母态度与父母饮酒情况与大学生饮酒行为成负相关,OR(95%CI)值分别为:0.435(0.311~0.609),0.547(0.405~0.741)。2.77.03%的被调查者总体上对饮酒持消极期望,对饮酒持积极期望的被调查者饮酒率为96.97%高于持消极期望者59.94%的饮酒率(x~2=96.83,P<0.01):65.85%的男生、85.40%的女生对饮酒持消极期望,女生高于男生(x~2=45.55,P<0.05);父母对其饮酒持支持、中立、反对态度的被调查者分别有53.33%、73.65%、87.26%对饮酒持消极期望。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性别、饮酒与饮酒期望成正相关,OR(95%CI)值分别为:1.941(1.367~2.755),15.555(6.737~35.914);父母态度与饮酒期望成负相关,OR(95%CI)值为:0.577(0.399~0.836)。3.45.82%的被调查者,其中49.49%的女生、40.92%的男生对饮酒相关知识总体认知度高,女生高于男生(x~2=6.25,P<0.05);对酒相关知识认知度高的被调查者饮酒率为72.91%高于认知度低者64.67%的饮酒率(x~2=6.73,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饮酒与否、性别与饮酒知识认知度成负相关,OR(95%CI)值分别为:0.611(0.448~0.833),0.718(0.538~0.958)。结论:烟台市在校大学生饮酒行为较为普遍,部分被调查者已出现危险饮酒行为:大多数被调查者对饮酒持有消极期望但对饮酒相关知识缺乏正确的认知。同时,大学生饮酒行为的形成和改变不仅与个人自身知识结构、价值观念的取向有关,还与其家庭、学校、同伴、社会环境等密切相关。提示我们要加强对大学生饮酒的干预力度,开展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最大幅度减少因不良心理引起的恶性饮酒行为;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帮助其树立健康的饮酒观念,倡导高雅校园文化,遏制不良饮酒行为;制定并完善针对青少年的酒政策,营造反对大学生过量饮酒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