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无人机热红外遥感的农田水分估算及热效应研究

来源 :山西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thology_leon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对农田作物灌溉与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人机热红外遥感具有实时、廉价和便捷等优点,可以高效、精准的反演出作物蒸散量及田间土壤水分含量变化,并在农田热效应方面提出新的研究方法。本研究以田间夏玉米为研究对象,应用无人机热红外遥感平台获取作物冠层温度影像,并反演夏玉米蒸散量(evapotranspiration,ET),田间土壤水分(Soil moisture),同时采集田间涡度(Campbell Scientific Inc,USA)数据、气象资料、作物冠层与地表温度,田间土壤含水率和夏玉米作物表型信息数据,并对夏玉米蒸散量与田间土壤水分反演精度做验证。最后利用反演所得相关数据结合高程及植被覆盖度,综合研究农田热效应,分析不同地类、高程及植被覆盖度等指标对农田区域热量影响。得到主要结果如下:(1)热红外温度影像反演精度在95%以上,实测值与模拟值相关系数R2=0.83,实测值与模拟值大部分聚集在31℃左右。热红外温度在小区域范围内(测取范围≤1m2)不同像元之间存在温度波动(±1℃左右),各像元处夏玉米生长状况、叶面积指数(LAI)及植被覆盖度(NDVI)的差异影响其温度值的大小。(2)基于无人机热红外冠层温度的作物蒸散模型可以准确快速的估算田间尺度作物日蒸散量,蒸散量最低值(3.42mm/d)出现在幼苗期,最高值(10.94mm/d)出现在灌浆期,试验区边缘蒸散量高于内部,其估算精度达到80%以上。通过蒸散量与其影响因子相关性分析,其中叶面积指数为夏玉米农田最主要的生物因子,叶面积指数与蒸散量呈线性正相关关系,决定系数为R2=0.70,空气动力学阻抗是最主要的环境驱动因子,与蒸散量呈线性负相关(R2=0.696)。(3)冠气温差法与土壤含水率拟合结果表明,表层(10cm、20cm)土壤含水率与冠气温差相关性最好(R2分别为0.82、0.81),土壤含水率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下降,深层土壤含水率与冠气温差相关性较差。利用实测值对其精度进行验证,热红外温度反演的土壤含水率精度达到90%以上,R2=0.80。表明,无人机热红外遥感结合冠气温差法反演表层土壤含水率,可以很好的反映出表层土壤水分分布状况。在相同水肥处理下,不同像元土壤含水率值有所差异,表层土壤(10cm)含水率与热红外冠气温差呈良好的负相关关系。传统地面土壤水分监测,以点代面的土壤含水率数据处理方法模糊了各点之间的土壤水分差异。(4)农田区域热效应是各项指标相互作用的结果。夏玉米全生育期内植被覆盖度(NDVI)与温度值呈现良好的负相关性表明,植被具有缓解农田热效应的作用。热红外温度的作物蒸散模型计算的ETc与夏玉米热红外温度分布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农田区域蒸散量与温度之间呈正相关关系(R2=0.84)。试验区表层土壤含水率与热红外温度呈负相关关系(R2=0.83),表明,土壤含水率值越高,对应温度值越低,土壤水分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农田热量运动,对农田热效应有着密切联系。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出诊愿翻千重岭,采药敢登万丈崖。”乡村医生这一职业广泛存在于我国的农村地区,他们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农村医疗卫生制度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纪录片《布朗医生》的拍摄对象陈志政是一位来自云南省永德县小勐统镇的乡村医生,陈家世代在当地行医,祖传的通筋接骨之术闻名十里八乡。本片真实记录了2020年3月至8月期间发生在陈家诊所中的故事,以陈志政行医治病为主线,以群像的方式串联了当地人的真实生活状态,旨在表
本文立足于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频发的背景,以疫情初期的微博话题“武汉不明原因肺炎”为研究案例,借助UCINET社会网络分析软件,以健康信息传播的关键机制——转发为边,建构有向话题1-模网络,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法,考察话题网络的整体结构特征、识别话题网络中的关键节点。研究通过词频统计筛选微博文本的关键词,采用文本分析法,确定节点微博的主题类型,建立由节点与主题类型构成的无向关系2-模网络,尝试从内容的角
学位
大量研究证明,玄武岩附加价值极高,只进行简单的破碎用作路基的垫石或混凝土骨料,则会造成矿产资源价值大打折扣,因此需寻求更科学的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方案(张凯军等,2021)。采取野外露头调查、钻探工程及采样测试分析等手段,在四川峨边地区发现了峨眉山玄武岩组(P2e)上部的致密块状玄武岩符合拉丝玄武岩原料要求,其矿石组构、
期刊
学位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