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中以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作为主要单体,分别合成了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丙烯酰胺、钠基膨润土改性聚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丙烯酸/丙烯酰胺/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贝壳粉三种高吸水性树脂,分别采用物理和化学方法对其进行改性,研究了改性复合树脂对吸附重金属铅离子的性能影响。通过水溶液聚合法得到了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丙烯酰胺高吸水性树脂,在空气气氛下使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对树脂进行改性。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等离子体处理高吸水性树脂的最佳条件:放电功率为40W;放电时间为3min。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等温线,通过热力学模型计算等离子体处理前后表观活化能Ea有所降低。动力学模型比较符合pseudo-second-order动力学反应控制。采用水溶液合成法,引入钠基膨润土来改善PAMPS树脂的性能,经过实验研究得出树脂合成工艺条件: AMPS:膨润土=2:1;引发剂(过硫酸钾)用量:单体总量的0.02%;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用量:单体总量的0.04%;聚合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6h。同时对复合树脂进行热力学和动力学的模型拟合进行分析,可知比较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贝壳粉复合高吸水树脂,以贝壳粉、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和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为原料,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过硫酸钾为引发剂,探讨了贝壳粉的负载量、中和度、交联剂和引发剂用量对树脂吸附Pb2+性能的影响,并对吸附Pb2+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吸附等温线用Langmuir、Freundlich和Dubinin-Radushkevich(D-R)等温式模型来拟合,吸附等温线Freundlich模型拟合Pb2+的吸附等温线效果比较好;对Pb2+的吸附动力学实验数据较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