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照料对中国家庭劳动供给的影响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even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阶段,中国老龄化问题逐渐凸显,与之相伴的老年照料问题也逐渐受到关注。中国社会养老服务产业发展还相对滞后,而且在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下,人们更加倾向于选择家庭养老这种方式。这意味着,老龄化背景不仅处于劳动年龄的人口数量在减少,而且老年照料问题可能还会使得处于劳动年龄的人口的劳动时间、就业地点或人力资本投资都受到影响。因此,本文基于CFPS微观调查数据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实证检验,试图从老龄化和家庭照料负担的视角来系统分析老年照料对于中国家庭成年子女劳动供给的影响,揭示中国当下如何采取有效的就业政策提高子女劳动参与。本文各章节的具体内容如下:第1章是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本文可能的创新和不足之处。第2章是文献综述部分。主要对当前老龄化与老年照料问题,以及老年照料对子女劳动供给的影响的相关研究做了一个回顾。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归纳和梳理,指出已有文献的贡献与不足,进而引出本文的研究任务。第3章是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主要对本文所涉及的到两个核心概念(即老年照料和劳动供给)进行了一个阐述和界定,然后从集体决策模型、家庭人口结构和劳动供给、以及老年照料成本等方面阐述了家庭照料对子女劳动供给产生影响的一些理论基础,并明确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基本的框架。第4章是潜在老年照料对子女劳动参与率和劳动时间的影响分析。结果发现,潜在老年照料负担没有影响子女的劳动参与率,但是影响了子女每周的劳动时间,其中非独生子女和独生子女每周劳动时间会因为潜在老年照料负担分别增加4小时和10小时左右。子女因潜在老年照料负担而增加劳动时间是为了应对老年照料所引起的潜在支出增长和收入下降,但这并不意味着子女整个生命周期内的劳动总供给会增加。第5章是实际老年照料对子女劳动参与率和劳动时间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老年照料对于中国家庭成年子女的劳动时间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其中,非独生子女家庭的子女在面临老年照料责任时,夫妻双方会共同提供家庭照料,男性和女性子女每周劳动时间分别下降7小时和10小时左右,劳动参与率会分别下降12.5%和14.5%左右;独生子女家庭的子女在面临老年照料责任时,男性子女的劳动时间和劳动参与率会有所增加,而女性子女的劳动时间和劳动参与率会下降得更多。第6章是老年照料对子女非学历教育参与的影响分析。老年照料会降低成年子女接受非学历教育的概率,对其人力资本积累具有负向影响。其中,非独生子女家庭,老年照料对丈夫人力资本积累的负向影响更大,而对妻子人力资本积累并未表现出负向影响;独生子女家庭,老年照料对丈夫和妻子的人力资本积累都呈现出较大的负向影响。而且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子女受到的负向影响越大,收入水平提高也并不能很好地弱化老年照料对非独生子女家庭人力资本积累的负向影响,说明时间稀缺性是老年照料影响人力资本积累的重要机制。第7章是老年照料对子女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分析。子女的劳动力流动既会受到未来潜在老年照料的影响,也会受到当前实际照料的影响,因此本章以父母健在作为解释变量来分析子女的劳动力流动决策。结果表明,父母健在对于已婚子女跨市流动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相对于非独生子女,独生子女受到的影响会更大;相对于男性子女,女性子女受到的影响也要更大。而且,相对于短距离的劳动力流动,父母对子女远距离劳动力流动的影响更大。第8章是主要结论和政策建议。对本文的研究结论做了一个简要总结,然后根据研究发现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通过研究,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无论是从量的方面来看,还是从质的方面来看,老年照料对于子女劳动供给基本都呈现出负向影响,尤其是对于独生子女家庭和家庭内的女性子女而言,这种影响一般会更大更显著。因此,为了充分利用现有的劳动力资源,就应该通过发展养老服务产业和提供政策支持等多种方式来缓解老年照料负担对劳动力供给的抑制作用。
其他文献
关于循环矩阵类的研究是矩阵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且日益成为应用数学领域中一个非常活跃和重要的研究方向。本文在几种常见的循环矩阵类开m次方根的算法方面做了一些工作。首先,证明了循环矩阵m次方根的存在性。其次,利用线性方程组方法,给出了求循环矩阵类开m次方根的算法,包括经典的循环矩阵、r -循环矩阵和鳞状因子循环矩阵的开m次方根的算法。另外,给出了他们m次方根的数量。最后,分析了用此算法求解循环矩阵类开
本文利用Fourier系数给出了广义Sobolev空间S pr(Τ)和S q(Τ)的定义,研究了其在一致框架下的逼近特征;并利用泛函分析、代数理论以及离散化的方法与技巧,估计了广义Sobolev空间S pr(Τ)在S q(Τ)尺度下的kolmogorovn-宽度和线性n-宽度的精确阶,即(1)若1≤p,q≤∞, r > max(0 ,q1≤1p),则有: (?)其中, BS pr(Τ)是S pr(
企业社会责任(CSR)思想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要求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要求企业除了维护股东利益外,还应维护和保护更广泛的利益相关者如债权人、职工、消费者、供应商、政府及公众等方面的利益(Wang and Li.,2016)。全球超过160个国家近10000家企业加入并签署了《联合国全球契约》(United Nations Global Compact)。该《契约》旨在倡议全世界各地企业实行可持续发
重点产业政策一直是各国政府提升生产效率、加快产业发展、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政策工具(OECD,1975)。而对于许多发展中国家来说,实施重点产业政策也是其在短期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并缩短与发达国家差距的普遍做法。重点产业政策将为特定产业带来显著的政策优势,进而导致特定产业与其他产业在发展环境、资源要素等方面出现结构化差异,而这种差异又将反作用于企业的经营决策。其中,最为直观的表现在于,特定产业中的企
人力资本既是推动经济增长最活跃的因素之一,也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在物质资本逐渐同化的今天,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对物质资本利用效率、创新能力、和谐劳动关系和企业绩效等的促进作用越来越明显。特别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发展的战略重心从外部资源争夺转向内部资源开发,员工作为企业最重要的内部资源,如何激发蕴含在其身上的人力资本价值以获取竞争优势并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管理者重点关心的
在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经济持续保持稳定发展,但人力资本短缺仍然是制约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作为企业重要人力资本的高管成员,是企业价值创造的核心力量,由于高管在企业战略方向及决策上的决定性作用,高管任职的稳定和持续性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然而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频现的高管离职潮使得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面临挑战,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根据本文数据显示,2006年至2016年间,我国A股上
911事件之后,巴基斯坦成为了美国反恐的“急先锋”,并在社会,经济和人口方面遭受了巨大的破坏。在几十多年的反恐斗争中,巴基斯坦一直遭受恐怖事件的困扰,并在社会、经济和人口方面蒙受了巨大的损失,付出了惨烈的代价。这使得巴基斯坦成为研究恐怖主义对各种社会经济特征影响的理想选择。本文主要研究恐怖袭击对三类社会经济后果的影响:家庭中妇女的生育决策、个人的可支配收入、以及接受小学、初中和高中这类不同受教育水
中国在科技创新领域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正在实现科技创新从跟跑到并跑甚至部分领域开始领跑的历史性跨越。在为取得巨大成绩而欣喜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中国目前在科技创新能力与科技成果转化方面还存在着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探寻问题产生的根源无疑是提高中国科技创新能力与科技成果转化率的关键所在。创新型人才是科技创新活动的能动主体,创新型人才所投入的人力资本即本文所论的创新型人力资本,显然是科技创新活动中的
人口自身内部要素的相互作用及其与外部系统的矛盾运动孕育积累的系统性风险始终是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一个现实,也构成了城市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目前我国一线特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在发展基础、区位条件、资源禀赋以及政策倾向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取得先发,但在快人一步的发展背景下,一线城市在过去的三十年也经历了人口大规模快速集聚,城市人口与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矛盾的日益激化,早前积累的城
随着社会进步,经济现象日新月异。为了能对某些经济指标的未来值进行控制,学者们提出各种经济理论、分析方法,建立各种模型。事实上,一些现有经济理论刻画实际经济能力有限。导致如此现状的原因可能是经济理论或分析工具的不完善。随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不断发展,学者们发现自然科学中一些理论在一定条件下同样适用于社会科学。例如,在自然科学中被广泛应用且密切相关的混沌理论和跟踪理论。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