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基础治疗对慢性牙周炎合并脑血栓形成患者的TNF-a水平的影响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h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慢性牙周炎合并脑血栓形成患者在牙周基础治疗前后血清和龈沟液中TNF-α水平的变化,分析探讨慢性牙周炎与脑血栓形成的相互关系以及牙周基础治疗在预防脑血栓形成复发中的作用,为脑血栓形成危险因素的研究和防治提供依据。   材料和方法:   1.研究对象:收集慢性牙周炎并发脑血栓形成(CPCT)患者64例,年龄50-69岁,采用随机的方法分为两组:CPCT治疗组(接受牙周基础治疗和神经内科专科治疗)32人,CPCT对照组(接受神经内科专科治疗)32人。同时按照严格对照的原则收集无脑血栓形成并发的慢性牙周炎(CP)患者40人,为CP治疗组(接受牙周基础治疗)。   2.所有入选患者均进行以下检查:①一般资料收集:年龄、性别、吸烟史、既往史等。②牙周检查:详细记录牙周感染因素指标(菌斑指数(PLI)、牙石指数(CI));牙周炎症指标(出血指数(BI)、探诊深度(PD)、附着丧失(AL));③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反应法(ELISA)检测血清和龈沟液中的TNF-α水平。   3.治疗与复查:对CPCT治疗组和CP治疗组患者进行常规牙周基础治疗,分别于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时进行牙周感染因素指标、牙周炎症指标和血清及龈沟液TNF-α水平复查。在牙周基础治疗后3个月时,对CPCT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脑血栓形成复发率进行比较。   4.使用SPSS11.5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1.牙周基础治疗前样本对照分析:①三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情况、临床牙周指标(PLI、CI、BI、PD、AL)和龈沟液TNF-α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②CPCT治疗组与对照组的血清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CPCT患者的血清TNF-α水平高于CP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牙周基础治疗1个月后样本对照分析:①CPCT治疗组的PLI、CI、BI、PD和龈沟液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L、血清TNF-α虽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CPCT治疗组的BI、PD、AL、龈沟液TNF-α和血清TNF-α水平明显高于CP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I、CI无差异。   3.牙周基础治疗3个月后样本对照分析:①CPCT治疗组的各项检测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CPCT治疗组的BI、PD、AL、龈沟液TNF-α和血清TNF-α水平明显高于CP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I、CI无差异。   4.牙周基础治疗前后自身比较:CPCT治疗组和CP治疗组除AL外,其余各项检测指标较治疗前均有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3个月时血清TNF-α水平较治疗1个月时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5.牙周基础治疗3个月后观察:CPCT治疗组较对照组脑血栓形成复发率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6.牙周基础治疗前后各项检测指标相关性分析:血清TNF-α水平分别与PD、BI、AL及龈沟液TNF-α水平呈现显著正相关。   结论:   1.在自然状况及牙周状况相似的样本中,伴有脑血栓形成的牙周炎患者的血清TNF-α水平较单纯慢性牙周炎患者高。   2.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前后,血清TNF-α水平分别与龈沟液TNF-α、PD、BI和AL呈显著正相关。   3.牙周基础治疗后近期(3个月)内,单纯慢性牙周炎患者较伴脑血栓形成的慢性牙周炎患者疗效更为稳定。   4.牙周基础治疗可以在一定时段内降低血清的TNF-α水平,有利于改善机体的炎症状态,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脑血栓形成复发的风险。
其他文献
管理是一门科学。努力追求、善于运用这门科学,对于从事学校管理的管理者来说,往往能使自己管理有道、工作得心应手并卓有成效。  正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懂得管理、善于管理的学校领导者并非仅靠强硬的手段和冷峻的面孔来对待自己的教职工,而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注重微笑管理——用微笑来激发教职工的潜力、点燃教职工的激情、引爆教职工的工作能力。微笑是一种心灵的感应,微笑能化解所有忧愁,微笑会让人信心百倍。法国著
摘要:“三段式”课堂教学改革是新理念指导下的课改,本文从语文学科的角度来阐述了“三段式”课改的实验背景、成效、存在的问题和今后改进的方向。  关键词:“三段式”课堂教学改革、成效、语文  【中图分类号】G633.3  一、“三段式”课改实验背景  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是重要的语言交际工具。是学习其他学科和提高理解、帮助解决问题的基础。通过语文课要不断完善学生的人格,拓展学生的精神世界,提高学生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