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帕金森病患者剂末现象的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剂末现象(Wearing-off,WO)发生的临床特征。 方法:收集241例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剂末现象-9项问卷(WOQ-9)评测患者有无WO,并分为WOQ-9(+)组和WOQ-9(—)组,再根据临床WO定义标准将患者分为临床WO(+)组和临床WO定义(—)组。将各组的临床及治疗情况进行比较。 结果:在241例患者中,男126例,女115例,平均年龄(66.11±9.47)岁,病程(7.35±5.45)年,H-Y分期1.0~5.0期,平均(2.49±0.87)期。WOQ-9测评阳性的患者共132例,占54.7%,男性70例,女性62例;在132例WOQ-9评测阳性的患者中,符合临床WO定义的共84例,占34.8%,男性49例,女性35例。无论是WOQ-9(+)组与WOQ-9(—)组相比,还是临床WO定义(+)组与临床WO定义(—)组相比,患者在起病年龄、病程、左旋多巴累计用药时间、左旋多巴等效日剂量、H-Y分期、UPDRSIII、血尿酸水平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发病年龄越早、病程越长、H-Y分级及UPDRSIII越高、左旋多巴累计治疗时间长、左旋多巴等效日剂量大、血尿酸低的患者剂末现象的发生率高。 第二部分帕金森病患者剂末现象的多因素分析 目的:对影响PD患者剂末现象相关的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以发现危险因素及保护因素。 方法:将收集的241例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按照临床WO定义标准分为临床WO定义(+)组及临床WO定义(—)组,对可能影响剂末现象的因素:起病年龄、病程、左旋多巴累计用药时间、左旋多巴等效日剂量、H-Y分期、UPDRSIII、血尿酸水平进行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剂末现象主要的危险因素是左旋多巴累计用药时间(OR=1.202,P<0.001)及左旋等效日剂量(OR=1.002,P<0.005),保护性因素是血尿酸水平(OR=0.995,P<0.05)。 结论:左旋多巴累计用药时间及左旋多巴等效日剂量是WO的独立危险因素,血尿酸水平是WO的独立保护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