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性河流雅安流沙河洪水预报研究

来源 :西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uxing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洪水灾害一直是威胁人民生命财产的主要因素,尤其是随着近年来全球变暖,极端天气的多发,加之我国地形多山地为主,而山区的中小流域受地形等因素影响,导致预防工程措施建设难度大、不易实施,防御洪水的非工程措施显得越来越重要。山区性河流具有暴雨洪水历时短、强度大、陡涨陡落为主要特征,加之受地形影响、植被类型和下垫面条件等因素影响大。由于这些河流往往普遍缺乏水文气象实测资料,目前几乎无预报方案,导致预警预报难度大。本研究以雅安汉源县山区性河流流沙河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了洪水预报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1.基于2009~2020年流沙河流域实测水文资料,利用新安江模型和BP模型对流沙河进行了水文分析计算,并对其预报精度按照水情规范相关规定进行精度评定,新安江模型预报精度达乙级以上,BP模型预报模型精度比新安江模型提高了22.3%。2.基于BP以及GA-BP模型不同于传统水文预报的非线性预测方法,是对传统洪水预报模型方法的补充,有效地改进了洪水预报的准确性,提高了预报精度。3.针对BP模型自身的局限性,其存在结构不唯一、收敛速度慢和局部最优等问题,利用遗传算法对BP模型进行了优化,以MATLAB(2020b)为主要研究手段建立了流沙河GA-BP洪水预报模型。4.将GA-BP模型预报结果与BP模型预报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GA-BP模型与BP模型相比,不仅采用全局搜索法进行模型训练,克服了单一BP模型自身的局限性,而且改进后的模型,预报精度有所提高,具有较好的适用性,能够应用于洪水预报中。研究成果为山区性河流中小流域洪水预报方案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解决了中小流域洪水预报问题,为山区性河流山洪灾害预报预警以及防治项目实施提供了重要保障。
其他文献
本文在分析了近年来国内外焊接机器人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基于数控技术和基于工业机器人技术为主体的体系结构进行了研究,搭建了相应的自动焊接实验系统。结合未来自动化领域焊接技术主要方向-视觉图像传感技术和实际生产需求,通过研究焊接几何特征、焊缝轨迹规划、焊缝跟踪过程实时控制等相关技术来实现焊接过程智能化。具体开展了以下内容的研究:1.搭建了包括工控机、PLC、机械臂、线激光器以及焊枪的焊接硬件集成平台
在车联网及自动驾驶不断发展的趋势下,为解决汽车上电子产品数量日益增多导致布线方式越来越复杂的问题,使得汽车现场总线成为汽车厂商的选择方案。网关能实现不同总线网络之间的通信功能,已成为汽车上不可或缺的产品。OSEK NM(Open systems and the corresponding Interfaces for automotive electronics Network Managemen
模拟退火(Simulated Annealing,SA)算法是一种用于求解组合优化问题的自适应启发式优化算法,其主要特点是能够以一定概率接受恶化目标函数值的解,从而避免陷入局部最优.该算法具有较强的全局优化能力,因此一直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序列设计作为无线通信系统设计中的重要一环,其作用越来越重要.具有良好相关特性的多相序列是许多有源传感和通信系统的组成部分,在多址通信
隧道衬砌是一种保持车辆运行所需空间、防止围岩风化和阻挡地下水侵蚀的结构,同时也是支持和维护隧道稳定的永久性结构,它具有足够的强度、抗冻性和抗渗性能。开展对既有隧道衬砌病害研究时,既要保证有效检测结构内部病害,又要保证不影响检测对象使用性能和不伤害检测对象内部结构,因此各种无损检测方法应运而生。目前在隧道结构检测中常用的无损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回弹法、红外热成像法、超声回波法和探地雷达法。探地雷达法作为
全球汽车普及使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日益突显,以纯电动汽车为主的新能源汽车推广不失为解决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有效途径。然而,纯电动汽车行业受限于电池储能技术发展缓慢,汽车续航里程不足成为纯电动汽车普及的阻碍。因此发展制动能量回收技术,高效回收电机制动的电能,对提高整车能量利用率,提高续航有着不容忽视的积极作用。本文基于制动安全限制条件,以实现能量回收最大化为目标,对纯电动汽车再生制动控制策略进行研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无人机的使用越来越广泛。通过在无人机上搭载高清摄像头,地面站用户能通过终端实时观察无人机拍摄的画面。同时,深度学习技术以其优秀的表现能力在日常中被广泛使用。针对目前算法对于无人机拍摄的画面中因为目标尺寸较小、纹理缺失等问题而造成的对小目标检测能力不足。本文提出基于视觉的目标识别检测与跟踪网络结构,用以提高无人机的检测与跟踪性能。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轻量级目标检测网络Tiny
变化环境下流域的水资源响应机制已成为当前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问题,尤其是长江源这样的高寒区流域受气候因子变化的影响更为敏感。气候变化将对流域径流演变规律及水循环机制产生深刻影响,进而对水资源的时空配置及其水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带来新的挑战,因此研究气候变化因子和水资源演变的特征及规律,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地评价气候变化对径流及其组成成分的影响,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维持长江源区生态功能等具有重要意义。本
虚拟轨道列车是为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提高运输效率而研发的一种新型轨道交通工具,一般设计为3~5节编组,结构与铰接客车以及汽车列车相似。四模块虚拟轨道列车最高设计车速为80km/h,由两辆牵引车、两节挂车组成,整车长度约为35m,自由度较多,在行驶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甩尾、横摆、折叠等不稳定现象,影响车辆行驶稳定性和平顺性。因此,研究四模块虚拟轨道列车的行驶稳定性和平顺性,对保证列车安全运行和后续优化设计
随着城市人口和机动车数量的指数级增长,城市交通系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事故、拥挤、污染,使得城市交通网络不堪重负。通勤车辆引起的高峰交通拥堵更是对居民出行造成了极大地困扰。一味地增加道路基础设施已经无法平衡交通需求与交通供给,人们需要更加合理且有效的交通管控与交通规划手段,才能缓解拥挤带来的出行压力,而交通管控与规划的基础在于对道路中运行的车辆数据进行采集以及合理的分析。近年来,城市智能交通系统中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无人驾驶技术也越来越成熟,自动泊车系统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新手驾驶员泊车困难的问题。本文主要以轨迹规划、跟踪控制模型、跟踪控制方法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主对国内外的研究进行分析,选择轨迹规划及跟踪控制策略为主要研究内容。对现有的自动泊车轨迹规划方法进行分析比较,采用最小半径倒推式规划方法作为平行泊车规划方法;考虑到泊车空间不够宽裕的情况,对避撞条件加以限制,将泊车起始区域划分为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