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维雷达数据的风暴自动识别、追踪和预警研究

来源 :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for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雷达数据的对流风暴识别、追踪及预警是目前强对流天气临近预报的重要方法。针对业务上普遍使用的SCIT和TITAN等方法的缺陷,本文结合随机抽样、模式识别和时间序列分析等技术,给出了一种新的基于雷达三维体扫描数据的对流风暴识别、追踪及预警方法。另外,使用论文给出的方法对京津地区2003~2007年5~8月份的对流风暴进行了统计分析,初步得到京津地区对流风暴的某些气候统计特征。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 1)对变化平缓的层状云降水系统,交叉相关法能够取得较准确的运动矢量场,可以进行有效的预报。但对变化较快的强对流降水系统,交叉相关法跟踪失败的情况会显著增加,所给出的运动矢量场的质量降低。针对这种情况,本文提出使用计算机视觉领域的光流法计算得到的光流场来代替交叉相关法得到的运动矢量场。与简单的交叉相关法相比,光流法在计算的过程中使用了严格的约束条件,对变化较快的强对流降水系统,可给出更合理的风暴整体运动趋势。 2)从风暴识别、追踪和预警三个方面,对目前临近预报中普遍使用的SCIT和TITAN方法进行了改进。在风暴的识别上,本文采用基于数学形态学的风暴识别方法,可以较好地解决虚假合并问题,并能从复杂的风暴簇中分离出风暴单体。在风暴的追踪上,引入统计学领域的序贯蒙特卡洛(SMC)方法,使得追踪过程大大简化。不仅可以在追踪的过程中同时处理风暴的分裂与合并,还可以处理风暴的漏测情况。对风暴的预警,将光流法得到的运动矢量场结合进单体质心法中进行线性拟合外推预报。集成上述三个过程,形成了一种新的风暴识别、追踪和预警方法:SMCStormTracking(SMC-ST)。实际资料的试验表明,SMC-ST在识别、追踪和预警三个过程的评判指标都有所提高。 3)利用2003~2007年天津塘沽雷达5~8月份的雷达体扫描数据,使用SMC-ST方法对京津地区的对流风暴进行自动识别和追踪。通过对识别和追踪结果的统计分析,给出了面积、体积、顶高、最大反射率因子、生命史和运动规律等定量的风暴统计特征。包括:京津地区75%的对流风暴持续时间小于30分钟,绝大部分的风暴体积小于400km3;从整体的运动趋势来看,风暴大多从西南向东北运动,运动速度集中分布在10~30km/h;风暴顶的平均高度约为6km,但某些强对流风暴的顶高可达到15km以上;京津地区风暴的面积、体积和持续时间等特征具有西弱东强的特点。这些风暴属性的统计结果,对于了解该区域的风暴气候特征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本文利用辽西地区典型代表性气象站逐年气象观测资料,采用Mann-Kendall非参数相关检验、线性趋势拟合、累积距平和有序聚类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分析辽西地区温光水气候资源变化
(上接第4期第49页)4.13沧麦60054.13.1审定编号:国审麦2010013。4.13.2选育单位:沧州市农林科学院。4.13.3品种来源:临汾6154/321-4-6。4.13.4特征特性:半冬性,晚熟,成熟期比
艺术的跨界整合,成就了艺术的多元化和综合化,也给艺术的发展注入了活力,给新的艺术形式的产生提供了无限可能。玻璃和陶瓷的结合,从艺术欣赏的角度,以及技术实现的角度,分析
不知从何时起,身边玩蜜蜡的人多了起来。三五友人小坐神侃,某位抬腕之间不经意展露一串老蜜蜡,模样古拙,触手温润,凑上前去,隐约有香气袭来,引得座中人艳羡不已。
论文探讨了一套适用于台风边界层内的动力学方案,这套方案是基于尺度优化的方法下做出的,即优先考虑大尺度运动,随后是中尺度运动,最后是小尺度运动。通过尺度优化的方法,很好的结
<正> 江泽民同志在中纪委第八次全会上强调:“我再三提醒大家,要注意发扬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这一点我们要坚持下去。”他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又强调“开展积极的思想
当前,我们已从传统媒体时代进入了新媒体、全媒体时代。新媒体的蓬勃发展在冲击着传统媒体发展的同时,也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发展机遇。在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只有发挥优势、取
陆表温度(Land Surface Temperature,LST)是反映地球生态环境、气象条件的重要参数,在各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相较于传统观测点陆表温度的获取,遥感探测技术的出现实现了大时空
语境是语用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语境是动态的,在言语交际中是一个变量;理解言语的过程就是在语境与新信息之间所作的推理过程.
前言矿工们都形象地把测量工作说成是矿山的“眼睛”,这说明矿山测量工作对于生产矿井来说是不可缺少的,也是十分重要的。每项测量工作都要经过先内业后外业再内业的过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