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Gadd45α基因是一个生长阻滞和DNA损伤基因,也是第一个被检出的p53下游基因。Gadd45α可以通过p53依赖和非依赖两条途径被诱导表达增高,参与细胞周期监测点、细胞凋亡、DNA损伤修复以及信号传导等重要细胞生命活动的调节,在维持基因组稳定性中发挥重要的功能,并由此介入了对肿瘤发生发展的抑制。研究发现,Gadd45α基因是一个对电离辐射敏感的基因,电离辐射可以使其产生强烈的反应性表达改变,诱导其高表达。我们通过使用在临床放疗中常用的6MV-X线照射人食管癌EC9706细胞,诱导Gadd45α基因表达,利用RT-PCR实验方法测定Gadd45α基因相对表达量,观察Gadd45α基因表达变化规律。通过对比和统计学处理后,探讨6MV-X线对人食管癌EC9706细胞Gadd45α基因表达的影响,为食管癌的放化综合治疗的临床研究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和参考价值。材料与方法:在体外培养人食管癌EC9706细胞,分别给予6MV-X线照射,根据照射剂量不同分为0Gy(对照组)、4Gy(实验组)和6Gy(实验组)共3组,每个剂量点按照射后1h、6h、24h三个不同时间点分别设3个平行样本,共计27个样本。照射完毕,及时置入37℃、5%CO2、相对湿度100%的细胞培养箱内继续培养。在每个时间点上分别提取总RNA,再反转录为cDNA。根据文献选择特异性引物,在Genbank上进行核实。然后应用RT-PCR实验方法,以18srRNA为内参基因,测定Gadd45α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每个样本重复实验3次,实验结果(基因表达相对量)用倍数均数士标准差表示。利用T检验统计学方法比较对照组和实验组在不同照射剂量点之间、不同照射时间点之间、以及不同照射剂量的各个时间点之间Gadd45α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是否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果:对照组(0Gy)样本即在无6MV-X线照射的情况下,人食管癌EC9706细胞Gadd45α基因自身可稳定表达,在1h、6h、24h不同时间点上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6MV-X线照射人食管癌EC9706细胞后,实验组(4Gy和6Gy)样本和对照组(0Gy)样本在不同照射剂量相同时间点上观察(即剂量效应),发现Gadd45α基因表达相对量随照射剂量增加而增加,具有剂量依赖性和统计学差异(P<0.05)。在相同照射剂量不同时间点上观察(即时间效应),发现4Gy组和6Gy组的Gadd45α基因表达相对量发生变化,具有时间依赖性和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发现4Gy组和6Gy组Gadd45α基因表达相对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6MV-X线照射后,Gadd45α基因表达相对量增加,在照射6h后达峰值,24h后有下降趋势,但仍升高,未降至初始水平。结论:1.应用引入内参的相对定量/半定量RT-PCR技术测定Gadd45α基因表达相对量,该方法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简便快速,重复性较好。2.Gadd45α基因在人食管癌EC9706细胞中稳定表达。3.6MV-X线照射后,Gadd45α基因在人食管癌EC9706细胞中表达量增高,并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4.据此预测,将来Gadd45α基因在食管癌的放化综合性治疗中可以作为一个靶向基因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