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与民营医院的医患信任:以江苏省G地两医院为例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lu6661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营医院在国家政策的鼓励下逐渐发展,但组织规模、病患流量还未能达到公立医院的水平。本文以医患信任为焦点,采用质性研究方法探究两种性质的医院在组织结构、实际运行上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如何影响两种医院的医患沟通模式,进而将医患信任导向了两种不同的路径。  研究发现,公立医院更注重整合制度要素而从属于制度性组织,因而患者对公立医院的初始信任是基于制度的系统信任。但公立医院的这些制度要素与提升组织绩效并不完全吻合,因而组织的实际运行与组织结构呈现出部分脱耦的状态。有名无实的团队诊疗、医生之间的竞争导致患者在就医后,对医院的系统信任转向了基于个体的人际信任。民营医院在整合了基本的制度要素的前提下,更注重建构关系网络以提升组织绩效,因而从属于关系性组织,患者对其的初始信任是基于关系的人际信任。与公立医院的脱耦不同,民营医院的制度要素为其确立了合法性地位且不妨碍其组织绩效,因而其组织结构和实际运行呈现出耦合的状态,且与患者之间发展出情感性关系,最终使得患者在就医之后逐渐对其产生了基于整体的系统信任。  系统信任的边界广,人际信任的强度深,二者的互补更有利于提升患者对医院的整体信任水平,但仍有改进的空间。从长远来看,公立医院的“脱耦”状态会损耗患者对它的系统信任,需要在政府的支持下优化制度要素,提升组织结构的合理性;就民营医院来说,患者对其的系统信任还处于浮现阶段,还需要不断提升服务性科室之外的医疗技术水平、寻求更高的制度性地位,以拓展系统信任的边界。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区治理问题也层出不穷,早先由政府一手包办的局限性日益突出,居民自治概念的提出为社区治理提供了探索路径,为了更好地将居民自治这一抽象概念落到实处
本文在各个学科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查方法,对医患冲突在医患互动各个环节的表现加以总结,并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进行归因。这些环节包括沟通和诊疗、纠纷的处理、医务社工的
利用固定有双硫腙的活性硅胶萃取色层法富集环境水中痕量铜,0.1mol·L-1盐酸-50g·L-1硫脲作为洗脱剂,火焰原子吸收尤谱法测定.研究了富集剂的吸附容量,最佳吸附条件和洗脱条
科技进步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向前发展。自21世纪以来,以互联网媒体、手机媒体等为载体的新媒体技术得到了广泛使用,人类文明开始进入信息化时代。伴随着新媒体的飞速发展和普及
内蒙古呼和浩特土默特地区是一个蒙汉两个民族有着杂居相处长达四百余年历史的地区。自16世纪蒙古阿勒坦汗经略土默特地区开始,便有大量汉族移民涌入此地。由此带来了汉民族文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已经凸显出来。而今,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不仅仅是自身的能力素质,家庭社会资本也起了很大作用。从家庭社会资本的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