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是创新实践的主体,走在科学技术创新实践的前线,为带动整个社会的创新发展提供持续动力。医药制造业作为技术密集型产业,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要求和高利润率是它的特点,因而持续创新是其长远发展必不可少的要求。基于医药制造业在国家行业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医药制造业的发展无论是对企业自身还是人民生活、经济稳定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故而对这个行业公司的科技创新能力和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进行系统的研究很有必要。在研究内容上,本文在阅读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材料的基础上,发现国内对于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科技创新能力对企业价值影响的研究不多,很多是研究单一的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或者单独的评价企业价值和绩效,真正将二者结合起来研究的较少。即便有对二者关系的研究也比较泛化,只是研究国家或者行业整体情况,没有深入到某一行业内部对企业进行研究,而由于企业层面能更具体和更贴近实际的反映情况,因此本文深入到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展开研究。在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科技创新能力的指标选取和指标体系的构建上,国内外研究者大都是用研发投入强度代替整体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评价,而这种评价方式不够全面。并且很多研究的因变量是选用企业绩效指标而不是代表企业内在价值的企业价值指标,这样无法让市场投资者对公司投资价值有一个外部的长期有效的评价。因此本文选取了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投资者视角,构建相对科学合理的科技创新能力指标体系对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并进行科技创新能力与企业价值相关性的研究。希望可以通过本文的研究丰富这一领域的研究结论,为今后医药制造业科技创新能力和企业价值关系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实证依据。在实证部分,本文以沪深两市95家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收集了2014年这95家公司以及2007年和2014年其中59家公司的研究数据,在科技创新能力以及企业内在价值的理论基础上,运用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科技创新能力指标体系。这个指标体系包括19个原始指标,用因子分析法降维之后得出六个主因子,它们分别是资金投入强度、智力资本水平、科研物资水平、资金支持能力、资产增长速度、经营效率水平。接下来利用这些指标数据对样本公司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然后根据研究假设,以每股MVA为被解释变量,科技创新能力的六个具体指标为解释变量,建立回归模型对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科技创新能力和企业价值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实证结果表明:第一,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之间的企业价值差距极大,呈现分化趋势。第二,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科技创新能力整体偏低,且公司之间差距大。第三,医药制造业对于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逐年上升。第四,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整体科技创新能力与企业价值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第五,从科技创新能力的一级指标构成上看,资金投入强度、智力资本水平、科研物资水平、资产增长速度和经营效率水平与企业价值有显著正相关关系,但是资金支持能力与企业价值呈现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第六,从科技创新能力的二级指标来看,绝大部分指标和企业价值是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的。其中每千万员工专利申请数、研发费用与营业收入比和固定资产周转率这三个指标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程度最大。第七,从2014年和2007年的对比分析来看,人力和财力资本对于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作用更加凸显,人力资本对于提升企业价值的作用更加显著,财力和物力资本的作用相对弱化。因此,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形势下,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应该更加注重科技创新,加强高技术水平人才队伍建设,彻底贯彻落实人才激励政策,在提高自身科技创新能力的基础上创造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从而获得更多的市场收益,提升企业价值。最后,本文基于实证研究的结果提出以下政策建议:从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自身角度来说,第一,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应当自觉完善重要指标的信息披露,做到信息披露的全面完整的同时也要注意统计口径的一致,以满足对各个公司间对比研究的需要;第二,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应当提高创新意识,从思想上重视科技创新;第三,加大创新投入力度,多方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具体来说,企业应该从驱动企业价值提升的人力、物力、财力三个方面加大创新投入力度,满足科技创新活动的顺利进行;第四,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的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可以寻求与科研机构和高校之间的科研合作,实现“产学研”的结合,从而实现科技创新的目的。从政府角度来说,第一,国家相关部门要加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医药制造业的市场监管力度,为医药制造业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第二,制定更全面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立更加适用的知识产权保护平台,保障医药制造业企业更好的开展科技创新;第三,完善税收优惠政策,加大科技创新的财政支持力度,支持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