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的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基层治理还存在着诸多挑战,新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成为解决基层治理难题的有效手段。2017年国家发改委审批立项了若干“数字经济试点重大工程”项目,上海作为国际化超大型城市,走在了智慧化建设的前列。为了探讨信息技术在基层治理的应用效果,本文调研了引进新技术的上海市J区L街道,深入观察新时代基层治理的技术应用情况。信息技术进入基层治理的实践中,存在着技术与组织之间的长期互动关系。本文所关注的核心问题是技术参与基层治理是怎样的运行逻辑?新阶段富有特色的的信息技术在面对等级森严的中国政府结构,又会产生何种互动机制?这种互动机制的主要特征又是什么?在本研究看来,只有对这一问题作出深刻的反映,研究者才有可能对引入信息技术以解决基层治理难题的未来趋势和走向作出比较准确的判断。本文以上海市J区L街道引进社区大脑这种实践为研究对象,观察信息技术引进后基层行政组织内部发生了哪些变化?技术在引进的过程中又有哪些变化?从而抽象出一种分析理论,形成逻辑框架来解释案例中的现象,并反复思考修正从而形成一种普适性的解释。因此本文把信息技术与组织结构间的互动看做一个长期的持续过程,分析信息技术引进前与信息技术引进后各种要素的变化。我们把信息技术放在中心位置,通过赋予技术不同的角色,来探究二者的互动关系。这个过程分为技术引进前期(技术客体期)和技术引进后期(技术主体期),技术引进前期组织结构形塑技术,技术做出了适应性调整。技术引进后期信息技术形塑组织结构,组织内部发生了变化。最后通过案例分析做出一种阶段性总结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