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图像特征分析的人脸活体检测

来源 :武汉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gtiet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人脸识别技术的不断发展,人脸识别系统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愈加广泛,人脸识别系统遭受人脸伪造攻击的风险也大大提升。为了提高人脸识别系统的安全性,本文针对人脸活体检测技术展开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如下:针对活体人脸和伪造人脸在采集过程中和再现过程中的差异性,提出了基于空域与频域多特征融合的人脸活体检测方法。该算法在图像空域提取人脸的色相矩特征和模糊度特征,在频域提取人脸的傅里叶谱能量特征和能量占比特征,再将空域和频域特征进行级联融合并做归一化处理作为描述人脸图像的全局特征向量,用于训练SVM分类器并区分活体人脸和伪造人脸。在两个公开的数据集NUAA和CASIA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性能优于其它基于单一特征或单一域特征的人脸活体检测算法。针对现有的基于手工特征的人脸活体检测算法需要人工精心设计特征且特征泛用性不强,而基于常规深度学习的人脸活体检测算法缺乏足够训练样本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深度迁移学习的人脸活体检测算法。该算法首先修改了VGG-16卷积神经网络模型,使网络结构更适合人脸活体检测的目标任务,接着在深度网络训练过程中采用数据增强和迁移学习的方式,将训练集图像经过预处理后送入网络训练微调模型参数,最后使用训练好的模型对输入人脸图像进行预测从而实现人脸活体检测任务。在两个公开的数据集NUAA和CASIA上分别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进一步有效提高人脸活体检测性能。
其他文献
随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软件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软件并不总是可信的,软件系统的失效和故障直接或间接地给用户带来损失。由此,软件可信性已成为软件工程领域中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方法是比较主流的开发方法之一,可以通过提高各个构件的可信性来提高软件的可信性。而可信性通常包含多个可信属性。当采取策略提高某一可信属性时可能会导致其它可信属性下降,进而会影响软件系
在统计过程控制中,变异系数(Coeffcient of Variation,CV)是一种重要的质量特性,定义为总体标准差与均值的比,在经济、生产等领域应用广泛.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检测变异系数的混合记忆型控制图-混合EWMA-CUSUM控制图.将提出的控制图与存在的两种控制图进行平均运行步长(Average Run Length,ARL)的比较,结果表明新的控制图对检测变异系数的中小漂移检测效果较好
基于铁磁材料和铁电材料的多铁复合材料具有极强的磁电转换能力,其中逆磁电效应能够将电信号转换为磁信号,近年来在传感、微波、自旋和储存等领域得到了极大的应用。随着实验
设Γ是一个图,G≤AutΓ.图Γ称为是G-局部本原的,如果点稳定子群Ga在邻域Γ(a)上诱导的作用是本原的.特别的,如果G = AutΓ,Γ称为是局部本原图.本文研究的是点传递的局部本
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是世界范围广泛种植的重要蔬菜作物之一,也是研究植物遗传发育的模式植物。传统遗传学的研究多是针对番茄基因组上的某些特定位点进行变异和功能
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是松材线虫病(pine wilt disease,PWD)的致病因子。目前,松材线虫病在我国严重发生,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前期研究发现,蓝光能够显著地抑制松材线虫胚胎发育,进一步研究发现,蓝光处理后许多基因在松材线虫胚胎中的表达量下调,其中W03G11.3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降低。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以松材线虫和模式线虫秀丽隐杆线虫为
本文主要研究一类具有强阻尼的非线性高阶Kirchhoff方程:utt +(-△)mut +(α+β||▽mu ||2)q(一△)mu+g(u)= f(x),的初边值问题的长时间性态.利用Galerkin方法在假设条件下可
退化Keller-Segel方程组作为一类重要的趋化模型,被广泛应用于细胞生物学、物理学和化学等诸多学科.本文通过考虑扩散指标m和奇异势k的强弱来研究具有一般势的高维退化Keller-Segel方程弱解的整体存在性,爆破性以及L∞模一致有界性.主要结果分为三个方面阐述:首先在弱奇性强扩散(2-n<k<1,max{1,1-k/n}<m<2)情形下证明对任意初值解的存在性与L∞
手征微扰理论(ChPT)是量子色动力学在低能领域的有效场论,当手征微扰理论涉及重子时将会出现计阶规则破坏(PCB)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有三种修正方案,即:重重子(HB)方案、红外正
人是文化的生物,人创造文化,又为文化所反哺、创造。文化是人的第二属性,疏离了文化,人就无法生存,也无法成其为“人”了,因此,文化是一个“人”的界定。人的文化不是自然赋予的,需要通过传播才能得以习得和传承。课堂教学是培养人的文化活动,承担着人类文化传播和传承的文化责任。丧失了文化的课堂是异化的教学,无法完成培育人的使命。本文立足于文化的视角,依托课堂教学实际,从科学文化、人文文化和修辞三个维度,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