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草芽孢杆菌抑菌活性及光谱特性的研究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haibi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是目前生物防治和水果保鲜中研究最多的一种有益微生物。为了探索枯草芽孢杆菌对广西重要的药食两用水果——荔枝采后病害的防治效果及其机制,本文在进行采集、分离、筛选和鉴定的基础上,对其菌株发酵液提取拮抗物质方法、产拮抗物质的发酵条件、拮抗物质的理化性质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同时,为明确枯草芽孢杆菌抗菌作用的化学机制,本研究利用激光镊子拉曼系统(LTRS)对芽孢杆菌、芽孢中的2,6-吡啶二羧酸及其不同物理形态进行了研究,为进一步了解2,6-吡啶二羧酸的结构与其在细胞芽孢的形成过程、萌发机制、抗菌物质合成等因素之间的关系提供理论依据。   本研究从健康荔枝果树叶片及根际土壤中分离得到67株芽饱杆菌,通过筛选,获得4株抑制荔枝病原菌活性较强的菌株:OR-1、OR-2、OR-3、ON-6。经过对菌株的微生物常规鉴定及分子生物学的16SrDNA检测,将4株菌株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抑菌试验表明,4株枯草芽孢杆菌对荔枝霜疫霉、炭疽菌有明显抑制作用,其中ON-6菌株的抑菌活性最强,其无菌发酵液对荔枝霜疫霉和炭疽菌菌丝生长的分别为92.3%和70.3%。荔枝离体果的抗菌实验结果表明,常温下与4℃低温下4株菌株的无菌发酵液对荔枝采后病原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能够延长果实的储藏时间,延缓鲜果的褐变,其中仍以ON-6菌株的防病效果最好。   枯草芽抱杆菌ON-6菌株产拮抗物质的最佳培养条件为:碳源为葡萄糖、氮源为牛肉膏和蛋白胨、温度为32-34℃、初始pH值为7.0~7.5、培养时间为7d、装液量为25ml/250ml。对ON-6菌株发酵液采用浓盐酸沉淀法及硫酸铵沉淀法,得到的提取液均有抑菌活性,表明ON-6菌株能产生能蛋白类和脂肽类抗生物质。对该菌株的蛋白粗提液进行30-60℃处理30min,其活性保持不变,121℃处理20min,活性丧失不足原有的40%;作用活性pH值在5.0-8.0范围内;对胰蛋白酶不敏感,对蛋白酶K和胃蛋白酶部分敏感;对紫外线不敏感。   拉曼光谱研究表明,单个芽孢的拉曼光谱能够很好的反映出单个芽孢的特征信息,不同种、同种不同菌株之间的芽孢的DPA浓度有所不同,同一菌株的不同芽孢个体之间DPA浓度也存在差异。对芽孢中的吡啶二羧酸及其不同物理形态拉曼光谱的研究中发现,不同物态的DPA及Ca-DPA的拉曼光谱有很大区别,同时验证了芽孢体内的DPA是以Ca-DPA晶体的形式存在。
其他文献
聚氨酯丙烯酸酯以其具有良好的耐磨、耐水、耐油、耐溶剂、耐化学药品、耐臭氧以及耐细菌等很多优良的性能,具有广泛的用途。利用聚氨酯丙烯酸酯制备的胶粘剂,其低温和超低温性
目的1、构建及鉴定水动力法转染HBV小鼠模型,探讨该模型在HBV疫苗评价中的应用。2、制备可诱导肝细胞特异性表达uPA转基因小鼠,为人肝嵌合体小鼠模型的建立奠定基础。方法1、
水孔蛋白是指细胞膜上能选择性地高效转运水分子的水通道蛋白,它大量存在于动物、植物及微生物等多种生物中。它所介导的自由水快速被动地跨生物膜转运是水进出细胞的主要途径。在植物发育过程中编码不同水孔蛋白的基因的表达与不同的生理过程相关,包括气孔的关闭、器官运动、细胞伸长以及细胞分裂,而且它还在植物种子萌发、韧皮部的装卸及逆境应答等过程中调节水分跨膜快速流动,因此植物水孔蛋白在植物体内形成水选择性运输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