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巢湖地区,作为合肥市未来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中的重要一环,政府近些年来正在着力打造以生态巢湖和人文巢湖为核心,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湖泊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合肥市从顶层设计开始,已初步形成了从战略层面、总体层面、专项规划、专题研究到地段规划及节点设计、乡镇规划、美好乡村规划的完整规划体系。随着城镇化的加速发展,环巢湖地区大量的乡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独居老人和留守儿童的数量不断增加,而乡村的公共保障设施却不够健全,作为公共活动的村民活动中心建设不足,很多设施的设立与功能的选择存在弊端,建筑样式相对单一,缺乏地域特色与乡土气息,已经很难满足当地村民的需求。此外,伴随着多元化建筑思潮的发展,大量的建筑师更加愿意将地方的文脉、材料、技术等当作自身重要的关注对象,新乡土思想便在此时应运而生了。它能够有效地中和全球性与地区性发展中的矛盾,弥补了各自的不足。它既继承和发扬传统的地区文化,又接受全球化带来的技术进步。在此背景下,本文拟针对中外建筑师在村民活动中心方面的实践与成就,分析如何在新乡土视野下传承并改进优秀的乡土传统,并通过环巢湖地区典型村落的调研对该地区村民活动中心建筑的创作策略进行梳理,选择合适的村落进行方案创作,探索出具有皖中江淮风格的村民活动中心建筑,从而为未来中国乡村建筑的发展和深层次的研究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