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v6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地址自动配置机制研究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jy021326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传感器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和嵌入式技术的发展,无线传感器网络在医疗监护、环境监测、空间探索和军事侦察等领域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孤立的传感器网络在应用中存在着诸多限制,如果将其与外部网络互连,便能通过远程终端对无线传感器网络进行节点管理、任务控制和数据获取等操作。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进行路由查找和数据传输时,各个节点需要有唯一的地址标识,但静态设置地址的方法在节点数量大时效率低下,此时地址自动分配协议能提高地址设置的效率。然而,现存的地址配置协议在为节点分配地址时不能同时确定其唯一性,需要通过广播地址重复检测数据包来进行反复验证。这样会增加分配节点地址时的网络开销,不利于节点能量的高效利用。本文在对现有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地址配置协议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分簇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地址配置协议WSNCAAP(Wireless Sensor Network Cluster-agents Address Allocation Protocol)。该协议较适用于层次型无线传感器网络。该协议将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分为簇头节点、簇内节点、叶子节点和申请节点。将无线传感器网络划分成若干个逻辑区域,每个逻辑区域都有一个簇头节点。与传统地址配置协议不同,本协议地址分配的任务不是集中在某一个代理节点或是分散到所有节点,而是分配给簇头节点及簇内节点。属于同一逻辑区域内的节点的地址由本区域内的簇头节点或簇内节点分配。节点类型由本身所处资源等级和一跳范围内的邻居节点类型共同确定。代理节点(簇头节点及簇内节点)在自身地址的基础上为新节点分配地址,使用变量保存下一个可分配的地址。代理节点周期性地发送数据包给其子节点以确认节点地址的正常使用与地址回收。当代理节点的资源不足时,它会发送广播数据包到所有由它直接分配地址的子节点,收到广播数据包的子节点会回复包含当前配置资源等信息的数据包到该代理节点,供代理节点决定它的继承节点。最后,在OPNET14.5(Optimization Performance Network Engineer Tool)仿真环境下,分别在仿真环境一:100m×100m和仿真环境二:1km×1km对其中的10个、50个节点进行地址配置的实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分簇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地址配置协议WSNCAAP在分配地址时,比传统地址配置协议LISAA延迟时间短、控制开销小。同时,由于引入了唯一地址生成机制和地址回收机制,使重复地址出现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并避免了地址空间的浪费。
其他文献
胶粘剂是生产人造板的重要材料。胶粘剂生产过程属聚合反应,在影响胶粘剂聚合反应的诸多因素中,最重要的是生产过程的温度控制,温度控制的品质会直接影响产品质量。聚合反应
随着网络的广泛应用,虚拟专用网络等网络相关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虚拟专用网络技术在信息安全传输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不但适用于普通网络通信,也可作为云计算数据中心间数据
随着微惯性传感器在智能手机上的广泛普及,基于微惯性传感器融合的手机3D运动轨迹还原技术正在成为新一代人机交互的研究热点。该领域当前尚属兴起阶段,随着智能手机的逐步普及
目前,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新型武器装备不断陆续装备到部队,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而随着新型武器装备的不断运用,也使得作战思想和作战理论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信息化条件下的“非线性
遥测数据处理系统在航天任务中具有重要位置,是确保航天任务安全试验、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目前为了提高航天产品测试过程中遥测数据处理可靠性,要求航天靶场对遥测数据进
自1962年Petri网模型被提出以来,Petri网理论已被广泛应用于离散时间动态系统、智能系统、通信协议以及任务规划和性能评价等诸多领域。随着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Petri网的局限
运动目标检测融合了图像处理,模式识别,自动控制,人工智能等多领域技术,在视频监控,军事视觉制导,智能交通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根据实际应用对目标检测系统的易用性和便携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通过计算机网络的信息交换变得前所未有的简单高效。传统模式的数据管理模式已经被时代的发展淘汰,特别是跨地域、规模较大的企业,这种的纸
云存储是云计算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将存储资源重新整合,很大程度地提升了存储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维护所需的人力资源,进而降低数据存储的成本。它的按需购买模式和可
在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网络视频数据的产生、传输和存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视频监控的使用范围逐渐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大数据量高清视频成为安全生活的必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