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氮配施有机肥对燕麦光合生理特性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来源 :山西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jingliang33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燕麦(Avena sativa L.)属禾本科作物,有较高的营养和医用价值,是我国华北、西北和西南地区重要的粮食作物。为探索减氮50%配施有机肥对燕麦光合生理特性及产量和品质影响的变化规律,本研究以坝莜18号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试验,随机区组设计,设置7个施肥水平,研究减氮50%配施有机肥对燕麦生长指标(株高、叶面积指数、地上干物质积累)、光合生理指标(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叶片光合参数)、地上部氮素积累量、产量及品质(籽粒蛋白质含量和β-葡聚糖含量)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与单施氮肥相比,减氮50%显著降低燕麦生长、光合生理特性指标,显著降低燕麦各器官氮素积累量,最终显著降低燕麦产量及籽粒蛋白质含量和β-葡聚糖含量。2.与单施氮肥相比,减氮50%配施有机肥在前期对燕麦生长、光合生理指标无影响或有负面效应,到生育中后期,减氮50%情况下,配施等量氮的有机肥(7500kg·hm-2)就会对燕麦生长、光合生理指标起到补偿作用或促进作用。3.与单施氮肥相比,减氮50%配施有机肥在前期会显著降低燕麦地上部各器官氮素积累量。中后期减氮50%配施等量氮的有机肥(7500kg·hm-2)对燕麦地上部各器官氮素积累量的影响就能达到单施氮肥水平,配施有机肥达到15000kg·hm-2时,对燕麦地上部各器官氮素积累量有促进作用。4.与单施氮肥相比,减氮50%配施等量氮的有机肥(7500kg·hm-2)显著降低燕麦穗粒数,但不会影响燕麦千粒重。配施足够有机肥(15000kg·hm-2)时,燕麦穗粒数能达到单施氮肥水平,而千粒重会进一步提高。最终产量表现为减氮50%配施等量氮的有机肥(7500kg·hm-2)达不到单施氮肥效果,只有配施足够的有机肥(15000kg·hm-2)产量才能达到单施氮肥的效果,产量增幅达3.61%。5.与单施氮肥相比,减氮50%配施等量氮的有机肥(7500kg·hm-2),就有显著提高燕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和β-葡聚糖含量的效果,籽粒蛋白质含量提高幅度达10.83%,籽粒β-葡聚糖含量提高幅度达6.17%。
其他文献
桩-土纵向耦合振动特性研究作为桩基抗振、防振设计及各类基桩动测技术的理论基础,一直以来都是岩土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国内外众多学者虽不断努力完善桩-土动力相互作
本文主要研究了几类分数阶复杂动态网络的拟同步问题:conformable型分数阶复杂动态网络的拟同步,具有时滞的分数阶复杂动态网络的拟同步,具有时滞和脉冲的非自治分数阶复杂动
李大钊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革命家,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他对政治法律方面的研究十分深入,同时注重政治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发展自己的思想。李大钊的民主宪政思想不仅体现了先进知识分子救亡图存的愿望,更反映了其对政治、法律现代化的深入认识。李大钊宪政思想的提出有其独特的社会背景和个人经历,其主要内容包括民主、联邦、政党三个方面。李大钊首先将民主与宪政相结合,将宪政思想统一于社会主义民主中。其次,李大钊
谷子营养价值较高,耐贫瘠,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杂粮作物。本试验以“GBS×PDDG”杂交后代为试验材料,分别调查F2、F2:3群体主要农艺性状。通过正态分布、相关性、回归、主成分及
在海水淡化、污水处理和合成氨脱碳等许多工艺流程中,存在着大量的高压液体,采用节能技术高效回收这部分液体压力能可有效减轻能源紧缺的压力。透平增压技术是一种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的新型液体余压能量高效回收技术,适用于具体工艺的透平增压泵高效水力模型的设计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首先,以三段式脱盐水处理工艺参数为基础,借鉴反转泵式液力透平与相关流体机械设计理论,对透平侧进行了初步水力计算,利用ANSYS-Bla
当前小麦等粮食作物已满足人民的温饱需求,但对人体所需的各类功能营养成分含量多数达不到营养学标准,通过育种手段在小麦高产的同时提高功能营养成分含量是育种家的共同目标
电磁诱导透明(Electromagnetically induced transparency)是量子光学领域中一种非常有趣的现象,它是由多能级原子和相干光场相互作用过程中产生的原子相干和量子干涉效应导
中国的农业文化源远流长,它是几千年来民众生活的基础,客家地区独特的地域性使得农业信仰在当地得到长足发展,长久以来,客家农业信仰在国家权力和意识形态系统下几经折返,改革开放(1978年)后,客家农业信仰继续活跃在乡村田野中,伴随市场化和城镇化的进程,人们依赖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客家农业信仰也发生着嬗变,表现为两种状态,一方面是赣闽粤客家地区农业信仰呈现消弥的状态,但其消弥过程中仍保持着核心结构的延续
迪奈·门格思图(Dinaw Mengestu)是当代美籍埃塞俄比亚裔作家中的新起之秀,致力于描写当代美国新移民的生活。《天堂里的美好一切》作为其的首部作品,深刻地描写了非洲流散者的生活状况,出版后广受好评,它也是第一部描写埃塞俄比亚移民的当代美国小说。基于流散理论与情感理论,本文通过对小说中埃塞俄比亚新移民记忆的解读,探讨战争记忆和创伤记忆对他们生活的种种影响。移民美国后,他们面临着与美国白人、非
马丁·麦克唐纳是当代著名的爱尔兰裔英国戏剧家。他早期的作品全部设在他父母的家乡爱尔兰西部。历史上的爱尔兰西部被誉为凯尔特神话的发源地、盖尔文化之根。但麦克唐纳却在其作品中最终颠覆了这一传统西部形象。本文选取其集中创作的前四部戏剧《丽南三部曲》(即《丽南的美人》《康尼马拉的骷髅》《荒凉的西部》)和《伊尼什曼岛的瘸子》作为文本,旨在梳理和分析麦克唐纳如何颠覆、继承了爱尔兰西部,并进一步展现麦克唐纳笔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