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供水--发电的汉江流域水库多目标优化调度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liu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江又称汉水,流域覆盖了陕西省、河南省、湖北省。汉江流域实行统一调水,由水资源主管部门统一协调流域内外用水,流域水量重点供给生活需水,再合理协调生态、工业、农业需水。汉江流域发电调度服从水量调度,因此,协调好水量调度与发电调度之间的关系,开展汉江流域水库群多目标联合优化调度研究,成为了汉江流域进行水量调度计划编制需要考虑的工作内容。
  首先,在已有多目标算法框架NSGA-Ⅱ的基础上,引入差分进化算法(DE)和逐步优化算法(POA),研究基于多算子策略以及单目标算子策略的改进多目标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的结构以及原理,并利用多个测试函数测试改进算法的性能。
  其次,研究并实现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年度水量调度计划编制流程,作为汉江上游重要用水单元,需要对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沿线各省(市)的年度用水计划编制进行研究,以便为后面汉江流域的供水调度提供数据支撑。
  第三,以汉江流域为研究区域,概化汉江、堵河、褒河、旬河、丹江等干支流,综合考虑汉江流域的水量调度与发电调度优化目标,其中供水调度考虑河南省、湖北省、陕西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引红济石调水工程以及引乾济石调水工程的各项用水(生活、生态、农业、工业申报水量),发电调度考虑安康水库、丹江口水库、黄龙滩水库、潘口水库以及石泉水库的发电效益,构建汉江流域水库调度模型。
  最后,通过与改进多目标进化算法的结合,构建汉江流域供水-发电水库联合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进行模拟演算,并将得到的非劣解集与改进前算法进行对比,分析借助多目标进化算法能否得到可以更有效协调供水和发电矛盾的水库调度运行方案。运用信息化、现代化、数值计算等手段,使汉江流域的各水利工程的综合效益达到新的高度。
其他文献
随着电力系统不断发展,传统的电力系统运行架构已不能解决不断恶化的能源形势和日益突出的经济问题,电网的智能化已经成为学者的研究重点。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CPS)的研究为分析和设计智能化的电力系统提供了一个综合的跨学科框架。CPS是一种集成了传感、处理、智能和控制的大规模复杂系统,它的关键是信息系统与物理系统的紧密融合。作为CPS的一个特殊实例,智能电网可以由一个广域保护系统(Wide Area Protection System,WAPS)组成,该系统测量诸如电压、
风功率预测的条件误差是指以风功率预测值为条件的误差模型,它是在无条件误差基础上引申出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研究条件误差的概率分布可以更加准确地估计实际功率的置信区间,更加可信地分析备用容量的风险价值,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水平。目前,大多数文献都是根据条件误差的形态特征直接选择Beta分布建模,而没有对它的适用性进行详细研究。Beta分布是一个双参数模型,其常用统计特征(包括期望值、方差、偏度、峰度)之间存在特定的相关关系。但是,条件误差的基本统计特征是由无条件误差决定的,并且随着预测功率值
超可靠低时延通信(URLLC)需要在时延受限的条件下,准确的传递信息,故需要采用短数据包进行传输;由于数据包长度有限,香农定理的最大互信息算法不再适用。最大可达速率(MAR)不但与信道分布有关,而且也与块错误概率(PEP)有关;同时在URLLC下,收发设备大多是能量受限的,需要采用能量捕获的方式获取能量,以供数据传输。多天线技术能够利用空间资源,实现复用增益,提高短数据包传输系统的MAR以及能量传输效率,进而降低传输时延;同时也可以实现分集增益,降低系统的PEP。因此,本文为无线能量捕获的短包传输系统配置
动作识别在视频理解、智能监控、人机交互等领域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和社会价值。基于人体骨架的动作识别是人类动作识别的一个重要方向,相比于基于RGB图像或光流数据的动作识别方法,骨架信息具有不受动态背景、光照等因素的影响,鲁棒性好等优点,因此基于人体骨架的动作识别有着很大的研究价值。深度学习在计算机视觉领域取得了很多突破性进展,利用深度学习能够更有效的实现人体骨架动作识别。目前的人体骨架动作识别模型大多使用卷积神经网络、递归神经网网络和图卷积神经网络。
  时空图卷积网络ST-GCN是人体骨架动作识别中性
摘 要:近年来,各地区中考数学试卷中涉及数学文化内容的试题越来越多,渗透到各类题型中。本文通过梳理近5年赤峰市中考数学试卷中有关数学文化内容的试题,从题型、背景、类型、运用水平以及考查知识点等方面进行分析,并选取相关数学文化试题进行赏析,为今后数学中考命题者提出以下建议:挖掘数学文化历史,体会数学本质魅力;加强与实际生活联系,体现数学应用价值;关注最新科技成果,领悟数学文化精神;注重与其他学科融合
期刊
摘 要: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课程是大学生在校期间开设的一门落实信息素养教育、加强论文写作能力、优化知识结构、提高综合技能水平的重要课程,是化学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工具课之一。本文以赤峰学院化学类专业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课程现状为例,分析课程实施的重要意义、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就如何优化教学效果提出建议,以期对课程整体建设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文献检索;论文写作;改革;化学;赤峰学院  
期刊
摘 要:文本选择入选2017-2018年CSSCI核心期刊的农业经济类四大学报《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和《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为研究对象,利用百度指数考察四大学报的网络关注度。研究发现四大学报的网络关注度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结果表明:对《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的关注是引起对《西北农林科
期刊
摘 要:针对明确犯罪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预防犯罪维护社会秩序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以FZ市为研究对象,分析盗窃犯罪在多时空尺度的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以揭示盗窃犯罪的驱动机制。基于显著性检验与核密度的分析表明,在“日”“周”“月”“季度”和“季节”等多个时间尺度下,盗窃犯罪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在空间尺度上,盗窃犯罪空间异质性明显且成圈层结构分布;盗窃犯罪的时空分布格局受环境因素、社会经济因素以及犯罪
期刊
摘 要:为了提高大学生的自主学习、创新、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打造适应社会的应用型人才,对现有课程“微分方程与线性代数”尝试进行教学改革。双语教学为主,充分结合线上与线下这两种教学模式,以实践任务为导向,自下而上进行教学,对传统的以期末考试作为最终成绩的考核方式进行调整,按照教学专题布置任务,实行过程化考核,按照综合成绩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最后通过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效果对此改革方案进行探讨
期刊
水资源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资源也是战略资源,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也关系到经济、文化的繁荣与进步。中国的水资源总量受到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影响,逐年减少的趋势愈加明显;南北方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各用水单元取用水的竞争与冲突关系,更是加剧了水资源短缺造成的社会、经济危害,为全流域水资源调度工作增加了难度。如何在水资源整体短缺的条件下,满足各用水单元用水需求,同时考虑水库蓄水以防止缺水年份的突发水危机,实现流域水资源系统内部各组成成分协调发展,是当前水资源调度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水资源优化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