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通过草地试验和盆栽试验,探讨了黑龙江省西部草地土壤无机磷素的形态、转化和有效性,以解决该地区土壤缺磷,改善土壤——牧草——奶牛连续系统中磷素营养状况。结果如下: 采用蒋柏藩、顾益初土壤无机磷分级法将四种草地土壤的无机磷分成六组,四种草地土壤的无机磷均以Ca-P(Ca2-P+Ca8-P+Ca10-P)为主,并且Ca10-P占Ca-P的百分比最高。向土壤中施磷肥能显著地增加土壤中无机磷总量,尤其显著地提高Ca8-P和Al-P的含量。 土壤无机磷素各组分之间有一定的消长关系,向草地施无机磷肥,无机磷肥主要转化为Ca8-P。牧草和玉米在旺盛生长时期易于吸收Ca2-P,以至于Ca2-P含量迅速下降,从而导致其它无机磷组分向Ca2-P转化。高含量的苏打明显影响土壤无机磷素的转化,当pH>9.5时,土壤有效磷和Ca2-P含量迅速上升。 Ca2-P对牧草的有效性最高,其次为Ca8-P,Al-P和Fe-P有效性低于Ca2-P和Ca8-P,Ca10-P难于被牧草吸收,有效性最低。 土壤磷素活化剂能释放磷肥残效,从而可提高土壤有效磷和牧草产量;土壤磷素活化剂与磷肥配施与单独施用相比,其增产和活化土壤无机磷的作用更明显;但土壤磷素活化剂对未施过肥的草地无机磷的活化作用甚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