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信息体验对时间知觉的影响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imenchui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中使用了包含运动信息的图片和描述运动的词语来诱发被试对图片或词语所呈现的运动信息进行体验。被试是否会对所看到刺激进行体验是有相关研究结果的支持的。脑成像研究显示,被试在观察到其他人的运动信息时,大脑中与该运动信息相关的脑区同样被激活,就好像被试也处于相同的运动状态之中。即便是简单的观察到能反映运动状态的静止图片,被试也会产生对该运动信息的再次模拟,就像自己在做这些动作一样。这些神经机制方面的研究为体验认知的理论解释提供了生理基础。根据体验认知理论,我们可以推测,对图片或词语所包含的运动信息的体验模拟会导致我们的生理唤醒水平发生改变,也就是由于我们对自己经验中相关的身心状态的重新模拟影响了我们的唤醒水平。因此,本研究沿用时间两分法实验范式,目的是通过对运动信息呈现的时间判断任务来探讨体验认知在时间知觉过程中是怎样产生作用的。实验一中,采用时距两分法实验范式。以两类图片,包括隐含运动信息的图片和无运动信息的图片作为实验材料,探讨被试对两类图片呈现时间的主观估计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根据体验认知理论,被试会对图片表征的运动状态进行模拟,模拟引发了唤醒水平的改变,对内部时钟速率产生影响。相对于描述中没有运动信息的图片,被试会高估隐含运动信息图片的呈现时间。结果发现,被试对包含运动信息的图片高估而对无运动信息的图片低估。该结果说明对图片所呈现的运动信息的模拟是造成被试高估有运动信息图片呈现时间的主要原因。实验一材料包含两类图片,有运动信息和无运动信息,所以实验二从运动信息的复杂程度将图片同样分为两类。在实验二中,同样采用时距两分法实验范式,以两类瑜伽动作的身体姿势图片,包括高运动信息的图片和低运动信息的图片作为实验材料,探讨被试对两类图片呈现时间的主观估计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及其机制。实验假设,同样根据体验认知理论,被试会对图片表征的运动状态进行模拟,模拟引发了唤醒水平的改变,对内部时钟速率产生影响。我们预测,相对于描述低运动信息的图片,被试会高估高运动信息图片的呈现时间。实验结果显示,被试会高估高运动组图片而低估低运动组图片。这说明,对不同复杂程度的运动信息图片的模拟可能会使被试的唤醒水平发生改变,从而时距估计产生偏差。实验一和实验二的结果说明,被试会对图片表征的运动状态进行模拟,模拟引发了唤醒水平的改变,对内部时钟速率产生影响。相对于描述中没有运动信息或运动信息相对较少的图片,被试会高估隐含运动图片和高运动组图片的呈现时间。因此,为了研究被试在阅读表示运动信息的词时是否存在对体验到的运动信息的模拟,在实验三中,我们使用词语来探讨在阅读词时是否存在内部的心理模拟。研究假设,比起描述低运动的词语,被试会显著高估描述高运动词的呈现时间。结果同样发现,被试对描述运动信息量高即身体姿势复杂动作相对较大的词语表现高估呈现时间,而对另一类词语出现低估。这说明,词语呈现所诱发的被试对运动信息的体验会导致时间知觉的偏差。以上结果说明,对运动信息所诱发的身心状态的模拟是造成我们在时间知觉过程中产生偏差的重要原因,研究从时间知觉研究的角度实验支持了体验认知的理论解释。
其他文献
课程资源是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课程资源的合理利用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信息技术课程资源是促进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的基础,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保障,也是制
课外篮球活动是大学生课外体育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课外篮球活动的研究有利于其开展质量的提高。本文利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问卷调查法对苏州市部分高校课外篮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