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灼烙法(Elexa branded method)治疗前后的慢性扁桃体炎(Chronic tonsillitis)患者,进行扁桃体组织取材,在光镜下观察巨噬细胞数量和HE染色扁桃体病理结构的变化,以探讨灼烙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可能的治疗机制。方法:收集灼烙法治疗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的慢性扁桃体炎患者30例共计各30个扁桃体组织标本,作为实验组,另取10例志愿者扁桃体组织标本作为参照组。实验组:灼烙治疗前,钳取慢性扁桃体炎患者的扁桃体组织送病理检查,然后行灼烙法治疗,半年后再次钳取同一患者扁桃体组织进行病理检查。病理检查操作步骤:将取材的扁桃体组织用10%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切片成5μm厚,再行HE染色,确定有淋巴滤泡然后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CD-68观察巨噬细胞,HE染色的病理切片在光镜下观察扁桃体淋巴滤泡的数量和生发中心的大小。前后对比观察CD-68巨噬细胞数目变化,扁桃体淋巴滤泡的数量和生发中心平均面积的变化。参照组:对正常扁桃体组织进行上述步骤以观察病理结果。结果:1、灼烙法治疗前,慢性扁桃体炎患者扁桃体组织中巨噬细胞数目明显高于志愿者扁桃体组织中的表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灼烙法治疗后,扁桃体组织标本中巨噬细胞数目明显减少,并且较治疗前的表达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正常扁桃体组织标本中的表达相似,二者无统计学意义(P>0.05);2、灼烙法治疗前,慢性扁桃体炎患者扁桃体组织中淋巴滤泡数目明显高于志愿者扁桃体组织中的表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灼烙法治疗后,扁桃体组织标本中淋巴滤泡数目明显减少,并且较治疗前的表达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正常扁桃体组织标本中的表达相似,二者无统计学意义(P>0.05)。3、灼烙法治疗前,慢性扁桃体炎患者扁桃体组织中生发中心平均面积明显大于志愿者扁桃体组织中的表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灼烙法治疗后,扁桃体组织标本中生发中心的大小平均面积明显缩少或正常,较治疗前的表达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正常扁桃体组织标本中的表达相似,二者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治疗前的慢性扁桃体炎患者,其扁桃体组织中巨噬细胞和淋巴滤泡的数量及生发中心平均面积明显高于志愿者人群,提示该类患者存在免疫机制异常。2、治疗后的慢性扁桃体炎患者,扁桃体组织中的巨噬细胞和淋巴滤泡的数量明显减少,生发中心平均面积缩小或是不见,提示灼烙法具有调节扁桃体局部免疫功能的作用。3、慢性扁桃体炎的发病机制可能与扁桃体组织结构尤其是隐窝上皮超微结构在发病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该研究一旦成功,将成为慢性扁桃体炎发病机制究的新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