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联型18脉波整流器直流侧谐波抑制方法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cheng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脉波整流器(MPR)是一种将三相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的大功率电能变换装置,在航空航天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整流器件的强非线性以及电源的三相不平衡因素会产生大量的谐波污染。为解决以上问题,本文以串联型18脉波整流器为基本拓扑,研究整流器的无源、混合谐波抑制方法,以及不平衡状态下的工作特性,这对提升整流器的输入、输出电能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为提高MPR的谐波抑制性能,研究了基于隔离变压器的串联型18脉波整流器。分析整流器的工作原理,据此设计了移相变压器;建立了整流桥的等效模型,得到了整流器输入电压与负载电压之间的定量关系。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整流器输入电压的谐波畸变率为6.44%,输入电流的谐波畸变率为5.08%。为抑制串联型18脉波整流器中的低次谐波,提出了串联型18脉波整流器直流侧无源谐波抑制方法。分析了整流器的工作模态,并建立了各模态下整流器输入电压与注入变压器匝比之间的关系;从整流器输入电压谐波畸变率最小的角度出发,完成了对注入变压器的设计。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整流器输入电压的谐波畸变率可降低至5.08%,输入电流的谐波畸变率可降低至3.91%。为抑制串联型18脉波整流器中的高次谐波,提出了串联型18脉波整流器直流侧混合谐波抑制方法。根据整流器的工作模态,设计了控制电路,并得到各模态下整流器输入电压与注入变压器匝比之间的定量关系;从整流器输入电压谐波畸变率最小的角度出发,完成了对注入变压器的设计。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使用直流侧混合谐波抑制方法后,18脉波整流器输入电压谐波畸变率可降低至1.9%,输入电流的谐波畸变率可降低至2.7%,12脉波整流器输入电压的谐波畸变率为2.21%,输入电流的谐波畸变率为2.92%。为进一步分析整流器的谐波抑制机理,研究了三相输入不平衡条件下使用无源谐波抑制方法的整流器的工作模态。根据三角形定理,分析了整流器输入电压的偏移现象;根据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建立了不平衡状态下整流器输入电压与注入变压器匝比之间的定量关系。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三相不平衡条件下,整流器输入电压、电流的谐波畸变率基本不会发生改变,直流侧无源谐波抑制方法能有效抑制由整流器三相不平衡所产生的非特征次谐波。
其他文献
乙型六氯环己烷(β-HCH)作为一种代表性的物质因其很强的洋流传输能力在北极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是目前尚无研究定量描述β-HCH进入北冰洋的传输途径。北极质量平衡箱式模型(AMBBM)是一种用于评估POPs在北冰洋的传输途径的浓度模型,曾经成功地应用于α-HCH的北极归趋分析。本研究将广泛使用的逸度方法,用于重建和优化AMBBM,用于分别计算北极多介质环境中β-HCH的浓度,定量分析β-HC
本文通过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等一系列实验手段系统研究了冷却速率和预应变对Cu Zr Al非晶合金结构不均匀性的影响,并通过数值模拟技术探究了结构不均匀性对非晶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单辊甩带法和铜模吸铸法分别制备了Cu Zr Al薄带和直径为2 mm的块体非晶合金。探究了冷却速率对化学成分分布的影响,随着冷却速率的提高,Cu和Zr元素分布规律基本
随着公有云的快速发展,企业依托公有云创建了很多虚拟私有云。虚拟私有云(Virtual Private Cloud,VPC),是用户根据自身业务需求从公有云申请建立的私有云虚拟网络系统,来管理私有云内的主机、数据库、网络和存储等资源。对于一个拥有多家分支机构的企业来说,虚拟私有云之间的互联是企业必不可少的保障,将直接提高企业分支机构的管理水平和协同能力,企业对虚拟私有云之间的互联有急迫的需求。然而公
本文制备了金三维纳米管阵列电极(Three-dimensional nanotube electrode ensembles,3DTNEEs),对其进行形貌表征和元素分析,并计算其电化学活性面积。通过建立二维模型进行计算模拟,对有序排列的3DTNEEs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因素进行比较系统的研究。以3DTNEEs直接作为工作电极探究了铜离子的欠电位沉积在其上的电极反应过程。使用聚碳酸酯滤膜(Polyca
依布硒(EBS)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消炎镇痛药,由于它很好的抗氧化性,近年来有很多研究将其用于其它方面治疗,如神经保护和抗癌。有研究表明EBS会被过氧化物氧化且会发生光解,但速率较慢。因此EBS的广泛应用和难降解性可能会给水环境带来隐患。高铁酸钾(K2FeO4)具备很强氧化能力且绿色环保,对于很多持久性污染物具备很好降解效果。同时K2FeO4的分解产物Fe(Ⅲ)具有絮凝作用,因此K2FeO4未来将会有
近年来,纳米线在纳米电子学、纳米光子学、纳米医学和纳米机电系统等领域的应用逐渐广泛,纳米线连接已经成为未来器件小型化和集成的关键问题。纳米线连接方法中,钎焊技术表现出巨大的潜力,然而现有的众多技术无法灵活实现钎料定位和组装。本文提出了基于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的静电场与探针复合拾取、搬运、放置纳米钎料的新方式,对灵活组装纳米钎料展开研究,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各种高新技术需要智能车、无人机等平台进行落地,其中无人机由于其高度的机动性和灵活性,已经成为军事和民用领域的研究热点。无人机性能的进一步拓展需要视觉目标跟踪的支持,然而在无人机视觉目标跟踪中,由于目标物经常存在被光照、复杂背景、形变等因素干扰的情况,长时间保持稳定的高精度跟踪,存在较多的困难。针对目前无人机视觉目标跟踪存在的形变、遮挡和超出视野问题,本课题设计了以孪生网络为
近年来,磺胺类抗生素和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频繁在城镇污水厂二级出水中被检出,对再生水回用安全存在潜在风险。目前污水厂没有专门针对抗生素和ARGs的去除工艺,因此探索有效的深度削减工艺是对其进行去除的关键。粉末活性炭-超滤组合工艺被证明在污染物去除方面具有互补效应,但仍存在粉末炭易漏失、膜污染严重的缺点。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在粉末活性炭上负载了
磷在水体中造成的水体富营养化及磷资源紧缺等问题亟需解决。吸附法可以与生物除磷法共同作用,解决了生物法出水不稳定的弊端,也避免了化学除磷法产生过多剩余污泥的问题。水凝胶亲水性好,可通过功能设计引入基团,增强吸附磷的能力,又可通过控制其形状大小,达到与污水分离的目的。氧化石墨烯的加入可弥补水凝胶机械强度差的缺点。镧对磷具有较强亲和力,且其存在能对生物的生长有一定影响。本研究以碳酸镧、氧化石墨烯、海藻酸
城市电缆密布于地下井管道中,线路复杂,环境潮湿,80%以上的电缆线路故障都是由于接头部位损坏引起的,人工巡检耗时废力,容易造成事故延误。现有的地下电缆接头监测体系不一致,无法做到实时监控,事故处置识别正确率较低,无法有效的实现对现代化城市中密集的地下电缆线路的监测。为了完善现有电缆接头温度测试系统的缺陷,本文设计了一种智能化电缆接头温度监测系统,采用新型数字温度传感器进行电缆接头的温度监测,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