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访作为权利救济的一种方式,一直以来都承载着民意表达、政治参与、权力监督、权利救济等功能。教育信访作为信访工作的重要分支,关系着整个教育系统的稳定,是新形势下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保障。教育信访生成的原因主要是教育不公平、教育乱收费、学校管理行为不规范等几个方面。教育信访工作区别于政府其他信访工作,具有信访人以学生、家长和教师为主,信访方式较为温和,信访内容具有一定的周期性等特征,发挥着教育行政监督、信息收集与反馈、权利救济的功能,所以在具体工作中需要我们不断总结其经验,促进教育信访的积极发展。 笔者以X省Y县为例进行分析,当前教育信访工作还存在诸如解决教育相关问题效率不高、信访处理过程群众参与不足、信访法治建设不够完善、信访相关制度不够健全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教育信访机构和工作人员的自身限制、以人为本的异化、政治压力的扭曲和行政问责的缺乏。为解决教育信访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了具体举措:一是明确教育信访的功能定位,通过突出教育信访的行政服务能力,落实教育权利救济和教育行政监督功能,促进教育行政的良性发展,不断提高教育信访解决问题的效率;二是推行群众参与模式,使群众参与到教育信访处理工作中来,提高其透明度。开辟短信、电话、网络、书面、触摸屏等五条不同形式的群众满意度评价渠道,方便不同类型的信访人对信访处理情况进行满意度评价;三是进一步促进教育信访法治化建设。加大信访法治化宣传力度,引导群众依法进行教育信访,依法处理涉法涉诉信访问题,将教育信访纳入法治化轨道;四是科学制定教育信访风险评估、责任追究、工作考核等相关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