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企业外部环境与内部利益的相互作用,传统成本性态中成本与业务量线性对称的观点已不能为信息需求者提供准确的成本决策信息。Noreen和Soderstorm(1997)以及Cooper和Kaplan(1998)认为管理层的成本管理行为对成本与业务量之间关系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幅度方面还体现在方向方面,也就是说成本与业务量之间存在非线性对称关系。ABJ(2003)参照经济学中“价格粘性”概念为成本粘性下了定义,将业务量上升某个百分比时的成本增加幅度大于业务量下降相同百分比时的成本减少幅度现象称为成本粘性(Cost Stickiness),并且通过大样本数据首次实证检验了成本粘性存在性,由此奠定了该领域的研究基石。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和管理层权力理论,该篇文章探究了管理层权力、内部控制质量与成本粘性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并利用大样本数据为本研究提供了实证证据。文章的有效数据观测年度为2010-2017年,并且以我国全部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成本粘性(销管费用粘性、营业总成本粘性)现象;(2)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权力与成本粘性之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管理层权力越大,企业的成本粘性水平会不断加剧;(3)内部控制质量可以弱化管理层权力与成本粘性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即内部控制质量的提升会抑制企业管理层自利行为引发的成本粘性。纵观国内外研究,可以发现直接针对成本粘性行为发出者(管理层)与成本粘性的相关研究较为薄弱,所以从行为主体角度分析成本粘性会是一个新的视角。而且,针对管理层外部特征(管理层权力)与成本粘性的进一步研究存在不足。此外,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缓解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代理问题,管理层权力就会受到有效内部控制的监督和管理。因此,研究成本行为发出者的外部特征与成本粘性之间的关系存在很好的研究价值,针对内部控制质量的调节作用研究也可以很好的指导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