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的更新进步,国家间的交往方式也开始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传统的以政府为主导的外交模式已无法满足新形势下的发展需要。由此,作为传统外交模式的重要补充,公共外交(Public Diplomacy)逐渐发展起来,并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在国际关系这一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二战后的国际关系研究中,“行为者多元论”逐渐取代了“国家是唯一行为者论”的传统认识,国际关系行为主体由单一国家行为主体逐渐扩展为国家与非国家两大类行为主体。二十一世纪以来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不同社会间交往的日益频繁和复杂,国家之间非政府交往日益密切,越来越多的行为体进入外交领域。而公共外交方式的兴起,正是打破政府垄断外交格局的主要力量。而在这当中,对国际关系和广泛民众都拥有着巨大影响的跨国公司又在公共外交活动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呢?它与公共外交形成怎样的联系?通过什么途径开展公共外交?伴随着我国近年来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企业“走出去”战略的提出,中国企业开始投身海外市场,但在一场场投资和并购的战役中,中国企业不断受挫。在这些失败的案例中,我们总结了许多经验教训,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公共外交工作不到位。美国可以称为是公共外交和跨国公司的发源地,在这两个领域都有着最为丰富的经验和教训。本文将通过对美国跨国公司的公共外交进行分析和研究,说明美国跨国公司如何利用公共外交达到自身目的,进而提升企业利益,传播母国文化。此外,跨国公司对公共外交的发展又起到了哪些促进作用。并据此给我国跨国公司提出合理的建议。本文通过对现有国际关系研究中的跨国公司研究和公共外交研究进行整理综述,详细阐述跨国公司与公共外交的关系,及其在公共外交活动中的作用和运作方式,并以美国跨国公司为主要对象进行案例分析,研究其在母国和东道国分别通过怎样的方式进行公共外交活动,起到了怎样的作用。通过上述对美国跨国公司开展公共外交的理论分析和案例剖析,尝试提出对中国跨国企业开展公共外交的几点启示,包括将跨国公司纳入公共外交的主体,加强对公共外交研究及中国跨国公司企业高管的公共外交技能培训,加强对在华跨国公司和中国对外投资国的研究、推动跨国公司设立专门从事公共外交的机构、鼓励跨国公司积极参加东道国的公益慈善事业、社区活动和重视企业文化传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