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物质保障,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水资源。我国是典型的缺水型国家,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但是长期以来,人们水环境保护意识非常薄弱,用水排水无节制,城市水环境处于一种缺乏管理的状态。随着我国城市化率的不断提高,快速城市化进程将导致城市水环境污染、水资源短缺等一系列水环境问题,水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将受到严重影响。本研究将城市水环境与经济、人口等社会因素结合起来,提出城市水环境综合质量的概念,不局限于水质和水资源的分析评价。城市水环境综合质量从水环境的角度出发,研究水环境与人口、经济等社会因素的适应性、协调程度和可持续发展性,是对不同城市功能优劣或者之间相互协调适应程度的综合反映。本文以水的社会循环为基础,从水资源量、用水、污水排放和水质四个方面构建了城市水环境综合质量研究的指标体系,建立城市水环境综合质量评估模型,并根据评估结果对城市进行等级和类别划分。针对城市水环境发展中存在的最严重问题将城市划分为水资源匮乏型城市、用水过度型城市、污水超排型城市、水质较差型城市、综合型城市和评价良好型城市,并对不同类型城市提出相应管理意见。对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城市水环境综合质量得分进行等级划分。研究结果表明全国城市水环境综合质量优秀的城市有20个,良好的城市有130个,中等的城市有84个,较差的城市有54个,分别占参评城市总数的6.94%,45.14%,29.17%和18.75%。通过对城市分类方法的研究发现,全国水环境发展质量存在问题的城市数量超过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总量的2/3,其中存在两种及以上问题的城市数量也占到了全国城市的1/4。说明我国城市水环境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种类多,程度深,涉及范围广,城市水环境综合质量达到了比较严重的水平。单一水资源匮乏型城市应当大力推行节水措施,提高城市用水效率;单一用水过度型城市,要力行节水政策,减少清洁水的使用,加大循环水的使用,调整产业结构;单一污水超排型城市要加大污水回用力度,减少污水排放;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于污水排放的监督和处罚力度。水质较差型城市需要加强入河排污口的监管力度,削减污染物入河量,提高河流湖泊等自然径流的水质。综合型城市要综合以上措施,因地制宜,建立相应管理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