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EN基因在胃癌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quank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了PTEN基因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1例胃癌组织及37例远癌胃粘膜中PTEN、VEGF和MMP-9的表达;利用脂质体介导转染技术将PTEN基因转染入胃癌细胞株SGC7901中,细胞生长曲线测定及平板克隆形成试验检测PTEN转染前后SGC7901细胞株的增殖速度及能力的变化;流式细胞术分析转染前后SGC7901细胞株的细胞周期及凋亡率的变化;利用ELISA法及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分别检测转染前后细胞上清液及胞浆中VEGF蛋白的表达;应用酶谱分析法检测转染前后细胞上清液中活性明胶酶的分泌,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及Westernblotting方法分别检测细胞内MMP-2及MMP-9的表达。   研究结论:胃癌中PTEN蛋白表达降低,其表达与肿瘤的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且与VEGF、MMP-9表达呈负相关;PTEN可能抑制胃癌细胞株SGC7901细胞的生长与增殖;提出PTEN可能通过下调SGC7901细胞株VEGF及MMP-9的表达,而非MMP-2的表达来抑制肿瘤浸润与转移的发生。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体表创伤后肾脏组织中HIF-1α、PPAR-γ、TGF-β1表达的变化及HIF-1α mRNA表达的调控,对创伤后肾脏缺血、缺氧机制进行探讨。 方法:大鼠轻度腹腔麻醉后,放置
本研究首先利用由oligo6.0,NCBIBlast和PrimerPremier5软件去设计和筛选全EBV基因组cDNA探针,我们将这些探针的长度限定在300-600mer。然后,通过PCR和RT-PCR方法从B95-8细胞
在本研究中,先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问号钩体赖株趋化相关的基因进行了分析。提示我们问号钩体赖株MCPs蛋白可能行使与大肠埃希菌K12MCPs相似或相同的功能。通过对大肠埃希菌K
戊型肝炎(Hepatitis E, HE)是一种经粪口途径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在世界各地发展中国家广泛流 行,在发达国家也有散发,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HE病死率约为0.4%,远较其他各型肝炎高
研 究 目 的 : 通 过 细 胞 工 程 的 方 法 制 备 重 组 幽 门 螺 杆 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细胞空泡毒素抗原(vacuolating cytotoxin antigen,VacA)的单克隆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