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分为上下两篇,上篇由史诗概念入手,概括阐述了世界最长的史诗《格萨尔》的基本内容、产生背景和流传过程等等方面。在上篇的后半部分,略着笔墨于《格萨尔》说唱艺术基本风格特征和说唱艺人的特点。上篇的最后一个章节简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对象——《辛丹内讧》的情节内容,它是流传于甘南藏区的《格萨尔》说唱之一。 在下篇中,首先详细的介绍了笔者对《辛丹内讧》音乐本体进行研究的研究方法——波形分析法,之后以《辛丹内讧》音乐本体为研究的出发点,应用波形分析法总结了全部二十一段中的六种曲调的频率、时间特性、响度、结构等等特点,初步找出其中规律性的部分,并发掘《辛丹内讧》音乐中特别的地方,如句首衬词“翁那哟”和装饰性润腔的音乐特性等等。下篇的后半部分,结合笔者专业,对《辛丹内讧》中体现出的音乐创作观念进行了初步的论述和研究。涉及方面有《辛丹内讧》的词曲并作创作方法、重复原则、无高潮的音乐创作观念和即兴表演、即兴创作思维等等。这几点《辛丹内讧》的创作观念对现今音乐创作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和实际意义。 在本文的结论中,阐述了本文研究《辛丹内讧》的目的不仅仅是发现《辛丹内讧》音乐本身的奧秘,而是打开一扇通往研究《格萨尔》音乐的大门,最终目的是从对《辛丹内讧》、《格萨尔》的音乐研究中认识自己,从音乐分析中得到宝贵的启示,从创作观念的梳理中找寻自己创作的道路。 到目前为止,全世界范围内,可以借鉴的对《格萨尔》音乐本体的研究非常少,更难以找寻全面系统总结某一部《格萨尔》音乐的资料。这既给研究带来很大的难度,同时也让本文的研究更富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在音乐本体的分析中,笔者采用波形分析方法,这种新的、适合分析《辛丹内讧》这种单人表演的民族民间音乐的研究方法,从另一种研究角度,以另一种分析逻辑展开对《辛丹内讧》《格萨尔》之《辛丹内证》音乐初析音乐各因素的方方面面研究。不能说己研究得很全面,但是从研究方法到研究过程再到研究结论等等,本文尝试走出一条非西方传统的音乐分析研究思维的原创道路,这是本文的创造性成果。 介于目前研究资料和材料的匾乏,也因为新的音乐分析方法处于刚起步的阶段,所以本文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希望得到老师、朋友的热心指正。笔者只期望在《格萨尔》音乐研究领域迈出的这一小步,能够抛砖引玉,引发各界对《格萨尔》音乐研究的热潮。在本文的写作过程中,笔者得到何训田教授的悉心指导和大力帮助,在此表示深深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