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交易方式的意义是为交易提供更好的支撑,并激励其向交易效率更高的方向演进。人格化交易方式在温州民营经济崛起之初发挥了重要作用,创造了改革开放初期“温州模式”的奇迹。然而近年来,温州经济出现了产业结构升级缓慢、资本市场陷入困境的问题,致使温州的相对竞争力下滑。 本文从人格化的交易方式出发,分别对温州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产业锁定和资本困境两个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的结合对产业结构和资本市场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在定性分析方面,通过案例研究的方法实证地研究了温州人格化交易对产业锁定的影响路径,及资本市场的变迁对于人格化交易方式的依赖。 文章首先结合人格化交易的已有研究提出了温州人格化交易方式的成因,包含历史条件的促成和文化传统的传承,但其最根本的动因是交易成本最小化,这种成本包括搜寻成本、维护成本、摩擦成本、协调成本、担保成本和预防成本等。 其次,文章分析了温州产业间结构和产业内结构特点,并得到了“占据温州经济主导地位的是第二产业,第二产业以工业为主,工业以制造业为主,制造业仍以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为主”的研究结论,在此基础上,结合案例分析,从管理方式、营销方式、海外扩张方式三个角度分析人格化交易对产业结构锁定的影响。同时,总结了温州资本市场的现状和危机,尤其针对温州民间借贷规模和利率之间的关系做了实证研究,证实了温州民间融资的弊端和资本市场的困境,并基于此,结合案例分析,从融资方式、组织方式和资本流动方式三个角度分析人格化交易在资本市场中的影响。 研究结论表明,温州人格化交易所带来的种种弊端分别通过特定的传递路径造成了温州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产业锁定和资本困境问题,致使温州的相对竞争力下滑。因此,温州只有尽快实现交易方式的转变才有获取更多资源的机会和途径。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三个政策启示,包括集中建设工业产业园区、规范民间融资渠道和构建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发挥行业协会的良性作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