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对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越来越高,以往“重知识轻能力”的教学难以适应时代的要求,课程改革首次明确提出了“过程与方法”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要求改革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仅仅是课堂的促进者和指导者;提倡教师应当改变学生机械记忆的学习方式,更加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生活体验,倡导在活动中获得知识形成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然而,当前教育界对“过程与方法”目标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和全面,尤其是关于初级中学地理学科“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施研究仍然存在较大的探索空间。同时,多数一线教师对“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含义缺乏应有了解、不知如何将“过程与方法”目标同实际教学活动相联系。所以,研究“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实施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以及数理统计分析法等方法为主进行研究。首先,对国内外“过程与方法”目标的相关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提出了研究的背景、意义、方法与思路;其次,界定了研究课题的相关概念、理论基础与研究进展;第三,在阅读了大量文献资料以及进一步访谈的基础上编制了相关问卷,并调查和分析了“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实施现状;第四,结合调查结果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具体的应对策略和建议;第五,根据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和相关建议进行案例设计;最后,对本研究的主要结论、以及研究中的创新之处、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与展望进行总结。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发现一些问题:(1)多数教师对“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功能理解不够确切,难以界定清楚“过程”和“方法”的含义;(2)“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设计依据相对较好,教学目标的设计不甚理想;(3)缺乏实现“过程与方法”目标的有效策略;(4)影响“过程与方法”目标实施的因素主要有课时限制、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学生多难以管理等。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针对问题提出一些实施建议:通过转变教师观念以及加强师资培训等来强化教师对“过程与方法”目标含义的理解;优化“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设计策略;促进“过程与方法”目标的有效实施。最后根据本文的理论基础、实现“过程与方法”目标的策略以及教学案例设计应遵循的原则设计了相应的案例。本文的主要结论有:(1)“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具体实施中存在较多不足;(2)影响“过程与方法”目标实施的主要因素为课时不足、合作学习流于形式等;(3)提出“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施建议。创新之处在于从课堂教学中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的教学设计出发,针对目前课堂教学中“过程与方法”目标维度落实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研、分析思考和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的策略,并力求策略具有较大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