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性沙门氏菌联合化疗抑制Tca8113移植瘤的观察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191322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减毒沙门氏菌VNP20009与广谱抗肿瘤药环磷酰胺或平阳霉素联合使用对裸鼠Tca8113移植瘤的抑瘤作用及其毒副作用,为沙门氏菌VNP20009联合化疗治疗口腔鳞癌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实验在SPF级实验室进行。将舌鳞状细胞癌Tca8113细胞接种于裸鼠背部皮下,建立移植瘤模型。裸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沙门氏菌组(VNP)、沙门氏菌+环磷酰胺组(VNP+CTX)、沙门氏菌+平阳霉素组(VNP+PYM)、环磷酰胺组(CTX)、平阳霉素组(PYM)、空白对照组。观察处理后各组移植瘤的生长情况,计算抑瘤率。于第7天与第14天每组选3只裸鼠,摘眼球取血,断颈处死摘取肿瘤、肝脏,检测肿瘤及肝脏组织内的细菌浓度,用ELISA法检测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肿瘤与肝脏组织形态学变化情况,使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计数肿瘤组织CD105单抗标记的肿瘤内微血管密度(MVD)。结果:第30天,各治疗组抑瘤率为:VNP组32.92%,CTX组17.44%,VNP+CTX组61.72%;PYM组47.23%,VNP+PYM组79.92%。两VNP联合化疗组移植瘤的体积均小于单一化疗组或单一沙门氏菌组(P<0.01)。第14天两VNP联合化疗组血清VEGF浓度与肿瘤组织MVD均低于单一治疗组。肿瘤组织形态学变化:VNP、VNP+CTX组与VNP+PYM组肿瘤内组织坏死较另3组明显。注射沙门氏菌后第7天与第14天时,VNP+CTX组肿瘤内细菌浓度与VNP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第7天时VNP+PYM组肿瘤内细菌浓度高于VNP组(P<0.05),第14天时VNP+PYM组肿瘤内细菌浓度低于VNP组(P<0.05)。注射细菌后7天与14天时,VNP+CTX组、VNP+PYM组肝脏内的细菌浓度均低于VNP组(P<0.05)。第14天,VNP组血清ALT浓度较另5组高(P<0.05);VNP+CTX与VNP+PYM两组ALT浓度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肝脏组织学变化:VNP组肝脏镜下见淋巴细胞浸润,并见散在的坏死灶,其周围有淋巴细胞浸润;、/NP+CTX组可见部分细胞空泡变性,未见坏死灶;余各组未见变性或坏死。结论:瘤周注射沙门氏菌VNP20009,可在人舌鳞癌Tca8113移植瘤内富集,并抑制其生长。VNP20009与化疗联合应用可以抑制肿瘤血管形成,增强对舌鳞癌细胞株的杀伤效果;化疗也可增加沙门氏菌VNP20009对肿瘤的靶向性,且未见增加其毒副作用。减毒沙门氏菌VNP20009联合化疗对治疗口腔鳞癌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高职教育作为面向企业需求、面向人人的教育形式,承担着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根本任务,其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方式,决定了其在"四个全面"
目的探讨改良SOAR(mSOAR)评分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病人短期不良预后的应用价值。方法共纳入AIS病人123例,根据病人住院第7天是否出现不良预后分为不良预后组(33例)和非
为确定稳定性同位素对牦牛肉溯源的可行性。利用同位素质谱仪测定来自青海省河南县、大通县,四川省红原县、九龙县的牦牛肉样品中粗脂肪的碳同位素及脱脂牦牛肉中的碳、氮、
要保证矿产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利用,就必须切实重视矿山地质工作.矿山地质工作是一项基础性、实践性、技术性和管理性并重的重要工作,本文剖析了原有对地矿山地质工作认识存在
<正> 拟小胸虫属(Pseudomicrothorax)是一类稀见的淡水纤毛虫,至今只发现了两个种。1958年以前这个属归全毛类(Holotricha)毛口亚目(Trichostomata)(Kahl 1931;Kudo,1954)。T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胆道内置引流管、胆总管一期缝合的临床应用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用16F普通硅胶管制作胆道内置引流管,对过去5年开展腹腔镜胆总管切
经过一年的努力,中国人民解放军三三零五厂成功地将59式130毫米加农炮使用的杀伤爆破榴弹改制成130毫米底排增程弹。经国家兵器试验中心进行的两批共计210发的发射试验证明,
樟木头,她是有着浓郁客家风情的文化古镇,那源远流长的麒麟艺术令人着迷:樟木头,她是充满现代气息的商业新城,那星罗棋布的专业市场令人称奇。在今天、在未来,她诠释着传统与现代的
在传统中药学类课程教学方法基础上,提出5项改革措施:(1)教学中贯穿象思维培养,回归认识中药的传统思维方法;(2)以中药实物(原植物、饮片等)为切入点,认识中药,推断、还原古代医家识药方
追问是教师不可或缺的深层次引导的教学手段,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是信息输出与反馈的桥梁.教师追问于粗浅时、矛盾时、错误时、意外时、难点时、困惑时,引导学生不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