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高等学校学分互认研究

来源 :东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pabc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以及科技手段的进步与丰富,建设跨校选课、学分互认机制已成为高校间合作、教育资源共享的必然趋势。我国高校在过去的几年中对学分互认机制的构建和运行有了一定的发展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虽然越来越多的地区高校间开展了跨校选课合作并已经建立了校际学分互认机制,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黑龙江省教育厅计划到2020年要初步建成课程互选、学分互认机制。从而实现全面深化教育改革,探索建立多种形式学习成果认定机制,建立符合本黑龙江省特色的学习成果认定和转换体系,促进各级各类教育横向沟通、纵向衔接,推动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本文先着手于黑龙江省建立学分互认机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对相关文献进行收集整理,制定了相关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技术路线;选用了机制设计理论、战略联盟理论和系统管理理论三大理论基础,对黑龙江省四所“双一流”高校的教学条件、师资力量和办学水平等方面进行综合对比和分析,讨论四所高校建立学分互认机制的基础和现状,进而分析出当前黑龙江省学分互认机制建立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平台选择不统一、课程种类不充分、课量分布不均衡、教师职责不明晰、宣传力度不够大。并对黑龙江省不同层次的十所院校的老师和学生分别进行问卷调查,对学生参与学分互认机制的意愿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的方法,得出70%左右的学生有兴趣参与学分互认机制以及影响学生参与学分互认机制较大的因素为平台操作因素和政策制度因素;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学生参与学分互认机制的分析,进而对参与调查的四所学校的了解程度、参与程度以及参与兴趣度进行评分和排序,得到结果与四所学校的实际发展水平基本吻合。接下来对欧美高校学分互认的发展现状以及我国广州、武汉、江西以及河南四个学分互认发展较为完善的四地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其特点,分析其优点和不足,对黑龙江省建立和发展学分互认机制提供相关借鉴。进而总结出促进黑龙江省学分互认机制建设与发展的对策:结合实际情况构建合理的校际间战略联盟、构建不同层次高校间的战略联盟合作、构建严谨的高校战略联盟规则体系、建立统一的组织统筹委员会、选择统一的授课平台、增加每种学科门类的课程数量、制定统一、科学、合理的学分互认折算规则、对教师进行统一培训、做好宣传与细致服务。
其他文献
我国自2012年以来,钢铁行业供给出现严重的结构性失衡,作为我国实体经济支柱之一的钢铁企业出现大面积亏损,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较高,钢铁行业进入号称20年来最困难的时期。我
研究背景现代医疗,对于实体性器官病变终末期的病人,器官移植成为挽救他们生命不可或缺的一项治疗手段。为了防止预防排斥反应造成的移植器官坏死,临床上使用新的副作用少、
数学的发展离不开运算.数学运算是我国中小学数学学科的重要内容,也是教育研究者经常关注的对象.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发展情况是一个经典的传统问题.在各时期各阶段对学生的要求是不一样的,高一是高中阶段起始时期,是学生从直观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和培养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关键期.但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值得深入探讨.本文以GY市某高中高一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分析法、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法对高一年级学生的
大学课程是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教学活动,对人才培养质量有重要的影响。近年来,大学课程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开展以打造“金课”为目标的课程改革。课程挑战度是衡量“金课”的重要指标,提高课程挑战度已经成为高校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诸多学者从理论层面探讨了提高课程挑战度的价值和意义,但鲜有从实证的角度去评价课程挑战度的状况,去论证课程挑战度与学生学习成果的关系。如何评价大学课程的挑战度?增加大学课程
随着原油资源的不断减少,世界各国加大了能源和化工原料来源的多元化工作,以煤或天然气制取液体燃料和基础化工原料是最受关注的路径之一,而两者转化的结合点是合成气(CO+H_2)化学。低碳醇(C_1-C_6混合醇)可作为汽柴油的替代品,亦可作为燃料添加剂和基础化工原料,在化工、医药和能源领域有着广泛用途,对保障我国能源和基础化工原料供应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合成气制取低碳醇涉及到C-O键的断裂和留存,一般需
锌-空气电池具有比能量高、价格低廉、使用安全性好等优点,这使得一次锌-空气电池在铁路信号灯、助听器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相比之下,可充式锌-空气电池存在循环寿命短等问
目的:了解体位性低血压在老年共病及多重用药患者中的发生情况;探讨该人群中轻度贫血与体位性低血压的关系。方法:选取住院老年共病及多重用药患者175例(平均年龄73.79±9.53
残余应力对零件的使用性能和寿命具有显著的影响,是评价工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们希望在产品的大规模加工前,通过对零部件的试切加工来对工件的残余应力进行预测。磨削加工中工件残余应力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已建立的残余应力分析模型与试验值还有一定的误差。在不同的磨削条件和磨削参数下,机械应力、热应力和相变应力对最终残余应力的影响程度不同,因此需要根据不同磨削阶段分别对残余应力
甲醇氧化羰基化法合成碳酸二甲酯(DMC)是绿色的合成工艺,具有热力学有利、原子利用率高、原料廉价易得等优点。但该工艺在生成DMC同时会生成等摩尔的H_2O,而DMC是酯类化合物,容易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甲醇和CO_2,限制了DMC收率的提高。可以通过在反应过程中引入吸水剂原位除水,但由于吸水剂对水的吸附量有限,因此在连续反应过程中作用有限。而若能从催化剂本身出发,降低其催化DMC水解反应活性,从而减小
当今,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型升级的阶段,在各种矛盾下亟需找到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十九大报告所提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正是反映了这一点。研究金融集聚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对我国未来经济高质量发展方向有着重要意义。而在金融集聚对经济产生的作用当中,企业家精神的力量不容忽视,其中,企业家所反映出来的企业家精神是促进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关键因素。本文将企业家精神这一微观因素引入到了金融集聚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