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孝道及其相关问题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loft9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代的孝道既有对前代的继承,更有其自身的发展和变化。唐代以整理《孝经》、研究《孝经》为标志的孝道理论研究,引导孝道在唐代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广泛推行,显示了唐代孝道的鲜明特征。唐代推行孝道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新问题,其中不乏特殊的问题,认真考察唐代解决这些理论边缘问题的方法、路线和思想,正是考察唐代社会推行孝道的深度和广度的重要切入点。本课题从唐代孝道特征和四个与孝道相关的问题切入,进行考察和研究。本文分为五个部分。一、唐代孝道的特征唐代前期,太宗李世民开始整理《孝经》;玄宗李隆基继位,御注《孝经》,《孝经》文献广为社会传习。忠孝一体,移孝于忠,国家的各项政治制度都引入孝道精神。礼乐、法律、文化、教育乃至各项政治制度,例如科举、用人、奖惩、官员管理、丁忧、致仕等,都推行了孝道的相关内容,孝道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唐代孝道也成为中国孝道的迅速发展期。二、唐代“天子之孝”的理论与实践《孝经》中提出五等之孝,“天子之孝”处于最高层。唐代关于“天子之孝”,不仅有很多理论上讨论,也有很多实践。唐代的孝道,首先在继位问题遇到了激烈的理论碰撞,如何为激烈的权位争夺,寻求孝道的依据,需要从理论上阐述“天子之孝”的内涵。唐太宗、玄宗、肃宗等留下了关于“天子之孝”的理论阐述,很多著名官员也留下了“天子之孝”的宏论,这些为唐代新皇帝继位提供了孝道方面的理论依据,不仅是孝道理论的演变和发展,也是唐代孝道实践的实际形态。三、唐代官员中的“丁忧”与“起复”唐代官员的丁忧与起复问题,关系到官员管理中的孝道政策问题。按照唐代礼律以及各项政治制度,唐代已经形成了常规的丁忧制度,并且正常施行。每一名唐代官员必须履行国家制定的丁忧制度,无论中央官员或者地方官员,尤其文职类官员都能遵循丁忧制度的要求,守丧终制。但是丁忧制度在实践过程中也遇到一些特殊的实际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在于国家政治生活与家庭孝道发生碰撞的时候,唐代建立制定了“起复”制度,借以修复“丁忧”制度的缺陷,从而体现了唐代孝道实践的纵深发展。四、唐代的庶民之孝唐代孝道,已经形成社会风气。“割股疗亲”的民间现象,是孝道实践中的特殊社会现象。这个问题承载了孝道的理论界定问题。本文首先综述了唐代“割股疗亲现象”并分析其社会原因;其次,分析唐代士大夫阶层对割股疗亲问题的不同看法。尤其是白居易、柳宗元、韩愈等唐代名臣对于割股疗亲问题的正反两种态度的议论,分析、透视唐代孝道中这一具体问题的理论认识与与实践行为之间的矛盾冲突,其正面和负面的历史影响都是客观存在。五、唐代的子报父仇问题唐代的子报复仇问题,文献中屡屡记载,涉及到唐代国家官员和基层庶民。本文重点考察这一历史现象的有关案件,通过唐代各时期的子报父仇案件,透视唐代对孝子报父仇问题处理上的变化。唐代初期“视情赦免”,中期律令制度建立后,国法不许复仇,子报父仇所产生的命案,一律依法决杀。个别案件中出现皇权摄入而改变刑判的结果,但一直以法律严惩为主,礼让步于法。
其他文献
基于四川省704名农村籍大学毕业生抽样调查结果,分析农村籍大学生的就业压力、积极心理资本与就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调查结果发现,农村籍女大学生的就业压力高于男生而压力应
对承压设备管子及压力管道环向对接接头射线检测时,为测定未焊透、根部内凹和根部内咬边的深度,JB/T4730.5-2005标准要求采用对比试块(Ⅱ型)或小径管专用对比试块(ⅠA型或ⅠB
对学术期刊来讲,重视新媒体,特别是微信公众号建设,提高学术期刊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不仅必要,而且必须。微信公众平台是公众号运营者与订阅者之间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融
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是我国研发的单克隆抗体药物。它竞争性地与TNFα结合,阻碍TNFα与细胞表面TNFα受体结合,从而降低了TNFα的生物学活性[1-2]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中绝大多数脑卒中病例是由短暂性或永久性脑血管闭塞引起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缺血性中风),具有分辨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目前,在
我国对台传播历经60余年,无论是传播内容、传播方式还是传播手段,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台湾人民对大陆的心理隔阂依然较深,对大陆的诸多偏见依然存在,这说明我们的对台
以我国西部某农业型乡镇为例,呈现项目下乡背景下乡镇运作逻辑以及由此形塑的基层治理样态。研究发现,国家项目输入的过程,也是乡镇政府自利性诉求凸显并发挥作用的过程。乡
采用三峡水库汛期分期方案,将蓄水时间提前至汛末期,综合考虑上下游防洪、发电、通航和蓄满率等要求,建立了多目标蓄水调度模型,构建了"优化-模拟-检验"的算法流程,采用遗传算
多年的工作实践表明,管道焊缝的根部内凹与根部未焊透是两类性质根本不同的缺陷,在检验中正确鉴别这两类缺陷对保证焊接质量,确保安全生产是非常重要的。
法律和道德的关系,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和重要的现实问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原则,需要正确认识和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