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庶华教育思想与实践初探:以主政湖南大学期间为例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ntdis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胡庶华是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的重要人物,也是中国现代学校教育领域里一位极富成就的开拓者。他不仅在学校教育思想方面颇多建树,而且躬行实践、累积经验,为我国现代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20世纪80年代,学术界开始对他进行研究,但成果很少。就已取得的研究成果看,主要集中在对胡庶华生平事迹的搜集和学术著作的整理上,对他教育思想与实践的研究却相当薄弱。笔者认为,对他教育思想与实践的研究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且有进行深入研究的必要。准确把握他的教育思想与实践,对于深入理解这位20世纪中国教育界的重要人物很有帮助,对于我们当前提倡的教育兴国也很有借鉴意义。鉴于此,本人不惮浅薄,在发现和搜集大量史料和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教育思想与实践的角度出发,对胡庶华在湖南大学现代化进程中的贡献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对胡庶华及中国近现代教育史的研究尽绵薄之力。 本文共分五个部分来论述胡庶华的教育思想与实践: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交代了选题原因、研究成果动态及选题意义。 第二部分,胡庶华的生平与教育实践经历。从求学历程、实业救国、教育实践经历、解放后贡献余热等方面对胡庶华教育思想形成的渊源进行探究。 第三部分,胡庶华在湖南大学时的教育实践活动。运用大量翔实的史料,对胡庶华三长湖大期间所从事的教育实践活动进行了完整地评述。 第四部分,胡庶华教育思想的内涵。主要从教育宗旨、教育目的、育人方针三个方面,对其思想内涵加以详细地分析、归纳和总结,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胡庶华教育思想的系统性。 第五部分,对胡庶华教育思想与实践的评价。在前四部分论述的基础上,总结了胡庶华教育思想与实践的特点并分析了其影响,力求对其给予相对客观、公允地评价。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大同地区二电厂、智家堡、迎宾大道、沙岭等地区的北魏墓葬群的发掘以及后期的整理研究工作的开展和进行,一大批精美的北魏图像资料呈现出来,特别是大同沙岭北魏7号
兰州地处祖国西北地区,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抗日战争时期,东南区域的沦陷,西北地区遂成为国家抗日的大后方,建设西北亦成为国人最关注的问题之一。但抗战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