铋基材料及其衍生物在钠离子电池负极上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来源 :燕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aceturt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化石燃料枯竭、全球变暖以及环境污染等众多问题,开发并利用新型的可持续能源来替代传统能源变得尤为重要。开发使用综合成本效益较高的储能系统来整合利用可再生能源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当前,钠离子二次电池作为更加廉价有效的储能器件已成为满足这一要求最有前途的候选者之一。在钠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中,铋金属因含有独特的分层晶体结构以及其较高的理论比容量(>300 mAh g-1),将其用在钠离子电池负极上已被证明有着较高性能。但是铋金属在充放电过程中易产生明显的体积膨胀,因钠离子的反复嵌入脱出使电极材料的稳定性及寿命表现较差。而且铋金属材料对钠离子迁移速率有较大阻抗,从而影响了其倍率性能。为提高铋基材料作为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时的电化学性能,本论文采用了铋基化合物及复合材料来增加钠离子的储存位点、离子迁移速率以及材料的稳定性。本文通过水热法一步法合成单斜晶型磷酸铋与还原氧化石墨烯的复合材料,因铋基盐的生成和氧化石墨烯的还原同时进行,使磷酸铋原位生长于还原氧化石墨烯碳层上,并通过XRD、SEM、TEM等手段表征了其形貌,利用恒流充放电、循环伏安法测试等电化学测试对该种材料进行了一系列电化学分析。通过测试结果显示,其在100 mA g-1下电流密度下,比容量达到了优异的410 mAh g-1,200圈循环中保持率仍可以维持在91%,稳定性良好。这一结果是由于磷酸铋石墨烯复合材料能大大减缓了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膨胀,改善离子在材料内部的迁移率。本文同样采用水热法合成了硫化铋材料,通过在氩氢混合气氛围中,硫化铋与硒粉进行煅烧,最后与还原氧化石墨烯进行复合,获得了Se掺杂硫化铋/石墨烯复合材料。通过掺杂少量的硒粉来改变其晶格间距,通过石墨烯的复合增强其稳定性。改性后的电极材料在100 mAh g-1的电流密度下,比容量达到了优异的807 mAh g-1以上,同时在大电流1000 mA g-1电流密度测试下,倍率性能够达到703 mAh g-1,100圈循环后容量保持率在83%。
其他文献
世界各国对海洋的探索从未停止,水下机器人作为海洋资源勘探的重要工具,是进行水下探索的重要工具。由于水下机器人工作时所处环境极为复杂,因此,保证其安全性是整个水下机器人完成水下作业的重要前提。推进器作为水下机器人动力源,导致推进器故障是主要故障源之一。由此可见,保障推进器安全可靠工作是很重要的,对推进器进行故障诊断是不可缺少的环节,研究推进器故障诊断中故障特征提取和增强有着重要意义。为进行推进器故障
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城乡二元经济体,长期以来,农村居民收入远低于城镇居民收入。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背景下,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显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
方程式赛车是集汽车动力性、制动性、操纵稳定性、车身安全性及空气动力学等先进技术于一体的极速车辆。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FSAE)大赛是车辆工程专业学生展现综合技术的舞
目的:近年来研究发现,卵巢癌严重威胁着女性的健康,是目前最为棘手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逐年上升,成为许多女性患者的巨大困扰。研究发现,卵巢癌出现治疗效果不理想、
目的:通过对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归纳、分析,从而掌握帕金森病的证治规律,同时总结导师以“补肾化瘀”法治疗本病的临证应用,以此延
约束优化问题广泛见于工程、国防、经济、金融和社会科学等重要领域。求解约束优化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约束优化问题转化为无约束优化问题进行求解。罚函数法就是将约束优
等离激元特性的金纳米粒子(AuNPs)因其独特的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LSPR)效应,目前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光催化、生物医学和环境科学等研究领域。LSPR效应与
镉(Cd)是一种对植物和人类毒害作用非常强的重金属元素。铁和镉存在交互作用,缺铁可能增加镉吸收和向水稻地上部的转移。水稻在常规间歇灌溉之前,抽穗之后,积水的释放使土壤氧
当今,全球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电动汽车的出现对促进新能源发展至关重要。在能源互联网的大背景下,以电动汽车为纽带的电-交通互联系统通过优化电价策略引导电动汽车
伴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迅猛发展的步伐,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使得能源资源面临着严重的短缺问题;另一方面,二氧化碳等的排放问题使得自然环境也面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