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景观环境作为城市居民与自然接触的唯一途径,与健康问题息息相关。当代城市的快速发展,景观建设呈现出一种“重数量、轻质量”的本末倒置现象。城市环境恶化、缺乏绿地空间以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造成城市公共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给人类健康带来严峻挑战,“城市病”等公共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健康景观不仅可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还能够通过景观环境引导人们建立积极的生活方式,从而恢复或保持身心健康,最终实现包括生理、心理和良好社会适应性的全面健康。首先,本文对健康景观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从古代东西方健康景观的表现入手,对早期景观环境促进身心健康、社会交往的健康表现加以分析,以此探讨健康景观的历史衍变;然后,对近代东西方健康景观的发展包括理论与实践案例进行研究,探讨健康景观的转变及发展;其次,基于对健康景观衍变和发展过程中表现的健康促进作用,提出使用者对生理、心理、社会的健康需求,明确健康景观的基本特征,并结合实地调研,具体分析景观建设中存在的不利于健康的现象;最后,通过对历史发展的研究和当前景观建设现状解析,提出健康景观设计原则,并从城市、场所、设施视角分别提出健康景观设计方法,以此得出对我国健康景观建设“相地合宜”、“人文关怀”、“溯本求源”的启示,进一步明确城市健康景观建设的意义,对健康景观的前景进行展望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