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汽车保有量不断快速增长,同时也面临着停车难、乱停车等问题。地下智能车库具有占地面积少、停车数量多、存取方便等优点而得到了一定的推广,但地下智能车库空间狭小,火灾产烟量大、火场温度高等特点,一旦发生火灾,将危及车库车辆、车库结构等的安全。本文将参考国内外汽车燃烧实验数据,以钢筋混凝土预制结构的某地下智能车库为模型,根据汽车部件材料的相关参数,使用火灾动力学模拟软件FDS建立汽车仿真模型,对地下智能车库的通风排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不同火灾场景的火场温度对车库的影响,得到通风排烟和自动喷水系统的最佳喷水强度等参数,本文研究成果可为地下智能车库防火设计及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通过建立地下智能汽车库的排烟模型,对采用机械补风和自然排烟的方式进行模拟,分析不同补风量时火灾热释放速率(HRR)、烟气流动情况、过火面积、车库内部温度等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采用机械补风时,排烟效果较好,但导致汽车燃烧加速、着火车辆内部温度及周边温度升高、辐射热变大等问题,根据辐射热侧点数据表明,虽未达到引燃临近车辆的条件,但对相邻车辆构成威胁,建议火灾得到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控制或熄灭后,再打开车库进出口,并采用机械补风进行排烟,但同时也要注意防止火灾复燃。建立地下智能汽车库的自动喷水灭火模型,通过对不同喷头流量时火灾热释放速率、喷头启动个数、过火面积、车库内部温度等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当喷头流量为40L/min时,控火效果不理想,当喷头流量为50L/min、60L/min、70L/min、80L/min、96L/min时均能控制火灾,随着喷头流量的增大,热释放速率降低,喷头启动个数减少,辐射热减小,车内温度及周边温度下降,控火可靠性更高等,从过火面积、经济合理性等综合考虑,喷头流量为60L/min、70L/min时,在安全可靠的基础上,能够很好地满足控、灭火要求。通过对不同火灾场景的温度及温度场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根据钢筋混凝土在高温环境的特性曲线得出,在采用机械补风时,着火车辆上方温度最高达到了1000℃,在600℃以上的持续时间为1170s,车库结构变形风险增加,应采取一定的防火保护措施。而在其他火灾场景下对车库结构影响较小,总之,地下智能车库机械补风时应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