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后增强效应对跆拳道专项运动员下肢快速力量影响的实证研究

来源 :北京体育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ixin11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激活后增强效应(post-activation potentiation,PAP)是一种由最大强度抗阻练习引起的肌肉力量快速增加的短期生理现象。本文拟研究激活后增强效应对跆拳道专项运动员下肢快速力量影响的效果,以期为跆拳道运动员运用激活后增强效应热身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研究方法:本文运用了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和实验法对跆拳道专项运动员下肢快速力量的PAP效应进行了研究。实验对象为12名北京体育大学跆拳道专项学生,男生6人,女生6人。诱导强度为1组5次95%1RM最大负荷的深蹲预刺激方式,测试实验前以及测试后的第3、6、9、12分钟后的膝、髋关节爆发力、10S前腿横踢、前腿下劈、前腿推踢和后腿横踢有效击打次数和击打力度的变化。运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不同时间段的下肢快速力量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研究结果:(1)伸膝相对峰力矩在第6、9min时较之前显著增加(P<0.05),屈膝相对峰力矩在第3、6、9、12min时较之前显著增加。伸髋和屈髋相对峰力矩在第3、6、9、12min时较之前均出现非常显著增加(P<0.01)。(2)10S连续前横踢有效次数在第3min时增加非常显著(P<0.01),10S连续前横踢击打力度在3、9、12min时增加显著(P<0.05);10S连续后横踢有效次数在第3、6、9min时增加显著(P<0.05),10S连续后横踢击打力度在第6、9、12min时增加非常显著(P<0.01);10S连续前推踢有效次数在第3、9min时增加显著(P<0.01),10S连续前推踢击打力度在第3、6、9min时增加显著(P<0.05);10S连续前下劈有效次数在第6、12min时增加显著(P<0.05),10S连续前下劈击打力度在第3、6min时增加显著(P<0.05)。研究结论:5次95%1RM的深蹲刺激可以提高跆拳道专项运动员5%到30%下肢快速力量,这种负荷方式,对髋关节爆发力增长的刺激效果好于膝关节,屈肌刺激效果好于伸肌。对腿法击打力度的影响效果比击打次数更明显。它的即时增强效果从第3min出现,在第6~9min达到速度和力量的最大值。受运动员自身力量素质水平的差异,在第12min时部分运动员激活后增强效应逐渐消失,有约一半的受试者在第12min时激活后增强效应仍然存在。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肩袖损伤作为男子网球运动中的高发损伤,肩袖损伤康复的重点在于肩关节肌群的募集激活与肌力恢复。本研究旨在通过制定针对性的康复训练方案,利用表面肌电和等速实验仪器,对比实验对象肩关节康复训练前后肩关节周围肌肉的积分肌电与峰值力矩变化情况,探讨康复训练方案对肩袖损伤的康复效果,为男子网球运动员肩袖功能恢复提供方案参考。研究方法:招募北京体育大学网球专项班肩袖损伤的大学生20名(n=20)为实验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体育交流的增多,国外教练进入国内进行执教已成常态。2018年10月中国国家女柔道队聘请了法国教练进行执教,执教后不久的比赛中就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这成绩的得来,既与中国教练前期训练的结果密不可分,亦与法国教练的突击训练有关,中、法两位教练的训练安排,值得我们去探讨研究。本文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对比分析法、实地调查法、逻辑分析法对中、法教练员冬训期的训练计划进行对比分析,
在第三次智能浪潮的推动下,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在国家和政治层面引起了广泛关注,而在社会生活当中,智能技术同样与人类发生着或深或浅的联系,因此,人机传播开始被纳入传播学的子领域,作为传播学的分支受到了社会的考察。智能机器人作为人工智能技术的集大成者及可预见的最高智能形态,将成为未来人机互动中的首要机器主体,是人机传播的重要研究对象。本研究以智媒时代的智能机器人为具象切入点,主要考察以下内容:1.分析智能
智孤儿童缺乏体育锻练已成为普遍的现象,久坐少动的行为模式对智孤儿童的功能康复和健康获得有着严重的消极影响。找出适合智孤儿童动作技能学习和认知特点的体育锻炼内容和方法是帮助智孤儿童增加参与体育锻炼机会,推进特殊体育教育教学专业品质提高的必要工作。本研究采用专家调查和教学实验等方法,基于网球项目结合智孤儿童的特点,提出一套针对智孤儿童进行改编的网球项目的教学内容和练习方法,并做了案例研究的呈现。本研究
身体可能自我是可能自我的一种,关注个体身体概念,代表个体希望拥有的、未来的身体概念,如:身体外形、身体状态等。研究表明,积极的可能自我对个体行为意愿改变有促进作用,身体概念能够提升个体的体育运动参与度,因此,本文探究身体可能自我对锻炼意向及行为的影响。同时,运动线索也作为改变行为的一种方式被广泛应用,它指与运动相关的各种因素的集合,本研究加入运动线索进一步探究。有研究发现锻炼意向能够预测锻炼行为,
足球比赛场景中形势瞬息万变,“读懂比赛”对足球运动员十分重要。事件切割是将眼前动态信息分成片段进行加工的过程,对不同视角的场景信息进行切割会得到不同的结果,事件切割任务的结果可以反映足球运动员对场上形势是否有清晰的认识,但目前对足球运动员与足球场景的事件切割研究尚少。同时为了做出准确决策,足球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需要时刻保持对球以及队友、对手的位置变化的关注。多目标追踪任务是运动领域考察动态追踪能力
研究目的:运用Qualisys红外运动捕捉仪、Kistler便携式三维测力台同步采集北京体育大学男子高水平网球运动员发球引拍阶段最大屈膝时刻的球速、运动学及动力学参数,探究不同屈膝角度对发球速度的影响及原因,为专业网球运动员优化发球动作提供参考。研究方法:选取北京体育大学8名高水平男子网球运动员作为实验对象。受试者进行15次有效内角大力发球,完成前五次发球之后,测试人员要求受试者分别以更低和更高的
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政治多极化以及知识精细化的今天,“联系”已成为事物的重要特征,社会发展也对“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合作学习”应运而生。距今,合作学习已经发展了几十年,不管是在文化课堂还是体育实践中都得到了显著积极的效果,将众多合作学习研究结果系统综合可分为四个维度,分别为“运动技能、运动参与、社会领域以及情感领域”。而将合作学习应用在学校武术中,主要是基于两个
竞技健美运动是一项以身体肌肉形态和身体比例为基础的运动。随着健美运动不断发展,参与比赛人群日渐增多,我国健美运动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中国健美运动员陈康在2019年奥林匹亚健美大赛获得古典形体第5名的成绩,极大的推动了古典健美在国内的发展。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以及数理统计法对古典健美运动员在赛前的训练计划各方面进行深度研究。探索高水平古典健美运动员在赛前训练中的抗阻训
无意识目标追求是指个体的目标在被和目标密切相关的线索自动激活后,在不知道对自己后续行为产生导向作用的情况下对目标产生的追求行为(Bargh,1990)。人际关系(特别是重要他人)作为一种重要的环境线索,可以自动激活个体头脑中的相关线索,使个体无意识的追求相关目标(Fitzsimons,Shah,Chartrand,&Bargh,2005)。本研究将通过三个实验探讨了重要他人启动对运动员无意识目标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