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个别化教学法——X、Y理论在中国英语教学中的延伸与应用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4511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外语教学一直以来受到众多批评.对外语教学现状的研究发现大班教学是阻碍中国外语教学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师资的缺乏和不断增加的学生数,使小班教学在短期内不可能实现.较实际的办法是教学中最大限度地避免大班教学的弊端.小班教学的优势在于它能提供个别化教学,因此解决大班教学问题的实质就是如何在大班的条件下,提供个别化教学.这也是该项研究的动机和方向.提供个别化教学,首先应该对学习者的个体差异有充分的了解.尽管已有许多这方面的研究,这些研究成果都缺乏整体的、综合的理论框架,使个体差异的研究复杂化,不利于在教学中正确识别,衡量,管理和支持学习者的差异通过将管理学中著名的"X-Y人性论"引入英语教学,该文发现可用"X-Y"作一个综合的维度来衡量个体差异因为它代表了主要的个体变量.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该文发现学习者可大致分成四组:X型,GX型,GY型,Y型.每组都有相对固定的特征.因而,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教学法:类个别化教学法.就如何处理教学中的环节,如教材的选择,课堂管理,测试等等问题,进行了相关阐述.这一教学法的主要目标是提供个别化教学和帮助学生成为成熟的学习者.这一教学法被应用于实践来检验其有效性.整个实践为期一年,取得了实验班和控制班的相关数据,并对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控制班相比,实验班不仅成绩进步大,而且学习者也相对成熟.实验班中所有类型学习者都有明显进步,控制班中只有GY学习才有较明显的进步.实践证明,X-Y可以作为一个综合的个体差异的维度帮助教育者理解,预测和支持学习中的个体差异.类个别化教学法可以在大班情况下提供个别化教学.
其他文献
福特·马多克斯·福特是爱德华时期英国文坛上著名的小说家。他的作品《好兵》运用了高超的叙述艺术手法,可精湛技巧下作品的深层次内涵常被学者们忽视和质疑。欲望概念贯穿小
该文针对中国大学英语教育的现状和弊端,从交互式理论出发来分析当今外语教学领域一种结合网络科技和交互式教学法的网络外语教学,因为网络教学一本质特征就是交互性,它的实
该论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的两个英译本进行对比研究,试图把纽马克的翻译理论与法律文件翻译实践结合起来,并提出法律翻译的评论标准以及实用的翻译技巧.文章由四部分组
语用预设是说话人在说话前对语境所做的设想。语用预设和说话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是说话人的预设。语用预设对语境具有依赖性,它存在于整个上下文的交际语境之中。因此,要结合语
该文主要调查在中文语境下人们拒绝时所采用的常见形式,主要以Levinson对人们在对话过程中非优先选择的回答方式的研究和Brown & Levinson的礼貌模型为理论依据.该文旨在研究
在《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一剧中,尤金·奥尼尔深刻地向读者展示了一幅受恨交织的家庭画卷.这部带有强烈自传色彩的经典之作创作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早期,充分体现了奥尼尔悲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外语教学研究的中心已经从如何教转移到如何学,外语教学研究的重点也慢慢转向学习者因素.中国现有的教育环境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性?学生是否接受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