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资源蓄积量监测模型研究——以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为例

来源 :浙江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lltt_step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森林资源蓄积量变化是森林资源监测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林业经营管理的主要依据。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是以摸清国有林场等森林经营单位和县级行政区域森林资源现状为目的,调查成果主要为制定年森林采伐限额、林业工程规划设计、制定林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编制森林经营方案、评价森林经营效果、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等提供科学依据。传统的一、二类调查耗时长,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且间隔时间长,每隔5-10年才调查一次,难以满足当前日益变化的森林经营管理的需要。鉴于此,本研究主要通过充分挖掘二类调查数据,利用统计方法和生长方程构建森林蓄积量估测模型,以年为时间周期快速准确地估测出林分蓄积量,为林业部门提供重要决策依据。本研究利用2007年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的二类调查数据,来构建浙江省主要优势树种的蓄积量估测模型,从而监测森林资源蓄积量的动态变化情况,以期达到森林资源动态监测的实时性效果。   本研究在黄岩区二类调查细班数据的基础上,利用多元统计和树木生长方程,以林分蓄积量为因变量,林分立地条件和部分树木生长因子为自变量,构建了马尾松、杉木、柏木三大树种的蓄积量回归模型,并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了精度和适用性检验,效果较好,最后利用所建模型对下一年黄岩区相应林分蓄积量进行了估测。主要工作及结论如下:首先根据研究区域2007年二类调查数据,分析确定要建模的优势树种种类,进而对所选优势树种的单位蓄积量(m3/hm2)进行分析,剔除不适宜建模的异常数据。第二,通过分析单位蓄积量与自变量的散点图和相关性,发现他们之间存在线性关系,通过线性回归分析,得出了优势树种的单位蓄积量估测模型:马尾松单位蓄积量估测模型:Y=40.361+11.452郁闭度+7.920年龄-1.202海拔+0.734坡位Ⅱ-0.649阳坡-0.564坡位Ⅰ;杉木单位蓄积量估测模型:Y=47.102+11.108郁闭度+7.286年龄-1.831海拔-2.539天然;柏木单位蓄积量估测模型:Y=53.436+13.198郁闭度+5.200年龄-2.511海拔-2.050坡位Ⅱ。第三,通过对三个优势树种模型进行精度检测和F检验,发现三个模型的平均精度均高于80%,F检测效果也很好,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用来对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森林资源蓄积量进行估测。在此基础上,运用该模型对后续年份森林资源蓄积量进行了动态估测。
其他文献
千年桐为大戟科油桐属植物,近年来千年桐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仅湘南地区其种植面积就已超过1333hm2。目前,千年桐的良种很少,只有广西选育出了’桂皱’系列4个无性系,浙江选
城市公园绿地,是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城市中主要的自然景观元素和休闲游憩场所,是衡量城市建设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它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生活
首先利用95%乙醇热回流提取法从三年桐和千年桐桐粕中提取生物活性成分,获得乙醇提取物浸膏;再采用石油醚、三氯甲烷、乙酸乙酯对乙醇提取物进行萃取分离,获得石油醚、三氯甲
随着高光谱技术的不断发展,高光谱遥感在树种识别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传统遥感只能识别植被、水体、裸地等差异较大的地类,无法满足乔木树种的精细识别要求。高光谱数据具
林分的空间结构决定林分的功能,林木在空间内的分布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林分未来的生长变化,科学的分析林分的空间结构有利于为森林制定科学的经营方式,有利于森林的可持续发展。结合现代遥感测量技术手段,利用LiDAR(Light Detection and Scann本ing研R在an样gi地ng水),究T地LS点位扫于描湖包北括太针子叶山林国、有阔林叶场林)能平够上提描供述扫林描木林在分水精平细结的构三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