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让医护学生在将来担负起保护人类生命与健康的神圣使命,实践“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成为既有精湛的医护技术,又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德才兼备的医务工作者,就必须在对医护学生进行专业理论知识教育和实践技能培养的同时,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医德修养。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一直比较重视医院医务人员及医学院大学生的医德教育及其研究,而对中等卫生学校的中专生的医德教育工作,一直少有涉及和系统论述。此方面可供参考的东西可谓凤毛麟角。作者仅以十年的工作经历为基础,以两年的学习经历为指导,试从如下几方面进行探讨:第一部分强调了中等卫生学校加强医德教育的意义。强调医德教育是新时期发展市场经济和适应医学模式转变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需要,对于学生个人来说,医德更是其未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全面发展的需求。第二部分对当前中等卫生学校学生医德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缺乏对目前中专生身心特征的把握,沿用的是高等教育的旧模式,使用的是长年不变的旧教材,设置的是长久开设的老三样课程,教师与医疗专业的脱节,学生对所学专业不够了解和认同、缺乏对职业对病人的热情。这些问题在现阶段表现尤为突出。第三部分就中等卫生学校学生的医德教育的实现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首先,更新教育理念,改善医德教育体系和方式,规范医德教育,就要确立多层次的医德教育目标体系,实现医德教育的人本性,构建新的医德教育方式,加强人文素质的培养;其次更新与完善现代医德教育的内容,树立正确的医德信念,树立较高的职业理想,学习医德规范,加强人际沟通艺术和人文素质的培养,进行现代生命价值观的教育,使“救死扶伤”成为医护生的人生追求和终极目标。最后,关注医德教育实践,研究和遵循医德教育的规律,分阶段有侧重的安排教育内容和选择教育途径,促进医德品质内化,加强教育管理。希望这些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为中等卫生学校医护生职业道德、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提高教育质量提供新的思路和行之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