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对社会契约论的批判及其意义

来源 :沈阳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_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世界,契约思想日益渗透进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各个领域。纵观历史,契约理论也一直活跃在社会政治生活之中,本文首先浅析了社会契约论从产生到发展再到被质疑和批判的过程,社会契约思想的萌芽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当时苏格拉底等哲学家便已经形成社会契约的思想萌芽,而启蒙运动时期社会契约论可谓是经历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但随着他的发展,人们日益认识到其内部所包含的种种局限性,进而导致越来越多的哲学家、思想家对其提出了质疑与批判。马克思与其他批判者具有很大的不同之处,马克思对社会契约论的批判主要归为三重角度,即现实的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以及社会进步作用。在现实的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角度上,马克思对社会契约论的理论前提“个人主义”进行了批判,同时对社会契约论的理论建构的现实基础“自然状态”进行了深度批判,以此推翻其虚假的“个人主义”。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角度上马克思在深刻批判社会契约论中所存在的阶级性的同时,批判了社会契约论中存在的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理论的辩护性,以此引申出消灭私有财产的共产主义。在社会进步作用的角度上马克思肯定了社会契约论对社会进步的作用,同时对社会契约论在社会进步作用上所展现出的局限性进行了批判,将政治哲学理论的研究由政治社会拓展到人类社会之中。马克思对社会契约论批判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值得借鉴与学习。马克思对社会契约论的批判其理论意义包括三点:一是推翻了社会契约论虚假的个人主义,二是提出了消灭私有财产权的共产主义诉求,三是准确地将政治哲学理论的研究提升到人类社会之中。将其与当今中国社会现状相结合,进而得出马克思批判社会契约论的三点现实意义:一是,对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产生着重大意义,二是,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方法论的指导,三是与当今中国的发展理念相通,奠定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础。其实归根结底,马克思对社会契约论三重角度的批判其根本意义与落脚点就在于促进全体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
其他文献
制种产量的高低取决于亩穗数、穗粒数粒重之间的相互协调,在解决好个体与群体发育平衡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展群体潜力在生产力.使总粒数与总粒重均达到最大值,是抽调玉米杂交制
目的:测定还脑益聪方及配伍前后何首乌肝毒性成分(二苯乙烯苷、大黄素和大黄素甲醚)含量,从化学成分角度评价复方肝毒性物质的变化。方法:采用Agilent Extend-C18(4.6 mm×250 m
本文是一篇英译汉翻译实践报告,所选书目为美国作家Rebecca Makkai的代表作《伟大的信徒》(The Great Believers)。作者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巧妙地将故事从1985和2015年两个时间点展开,故事在这两个时间点交错发生,看起来是分离的,但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作者借由1985年艾滋病的流行揭示了由此带来的恐惧与悲剧,而2015年的故事则描述了一位母亲寻找关系疏远的女儿,探寻了无
《西江视臬纪事》是凌担任江西按察使近十年间上呈、处理、发布的各类条文汇编,刊印于乾隆八年(1743)。本文所使用的史料来源是1996年上海古籍社出版的《续修四库全书》,史部:政书类,第882册。《西江视臬纪事》共五卷,分别是条奏、详议、文檄、条教以及续补1卷,全书共计194篇文章。此书内容丰富,记录的是清中叶江西地方社会出现的有关经济、治安、社会陋习等的问题及犯罪,以及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江西按察
稳定可靠的电源供给是电子设备高效工作的先决条件。当前有不少电子设备远离控制中心,还可能工作在危险边远地带,需要实时监控用电设备电源工作状况。智能化需求提高,用户往往需要实时了解设备电源供给情况。供电异常可能会损坏电子设备,导致很大的经济损失。如果电源出现异常或有故障征兆时,及时发现并切断其对电子设备的供电可以有效保护电子设备。因此,带有远程实时监控功能的供电设备的研制很有必要。本项目使用ARM公司
油用向日葵(以下简称油葵)是一种非常好的经济作物,可以充分利用光能,特别适于在半干旱易旱地区种植,此作物生育期短,投资少,经济价值高,其产品在市场上占有举足轻乖的地位,有的还搞出
定位格架与子通道压力损失的准确预测对定位格架和压紧系统设计以及临界热流密度关系式开发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典型定位格架结构识别,研究了典型定位格架子通道
采用径迹蚀刻的方法研究了热处理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薄膜中重离子径迹的热退火效应。使用113.7MeV的32S离子在PET薄膜中产生垂直于表面且贯穿薄膜的离子径迹。对薄
幼儿教师合作对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和班级良好氛围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教育管理专家戴维·约翰逊指出:“合作不是让成员们肩并肩坐在同一张桌前相互谈论,而是肩并肩却又各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