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邵飘萍是我国近代新闻史上的杰出记者、知名政论家、第一代新闻学者。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而又富于争议,“新闻救国”是其毕生的追求,发挥新闻的“社会公器”功能是他不懈的努力,担任《申报》驻京特派记者,写出《北京特别通讯》,创立《京报》,致力于经营改革等,为他赢得了巨大声誉。邵飘萍的新闻活动成就主要包括,创建新闻编译社,摆脱外国通讯社和记者对我国新闻信息源的垄断;参与筹办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并担任研究会导师,率先开展新闻教育与学术研究;创办《京报》及多种副刊,产生巨大影响。邵飘萍的新闻思想成就主要反映在新闻自由论、新闻记者论、新闻实践论这三方面。他借鉴西方自由主义新闻理念,从新闻自由与新闻法制的关系入手,将新闻自由归结为言论自由,倡导独立办报,视新闻为“社会公意”、“国民舆论”的代表。他视品性为记者的“第一要素”,强调新闻必须“以真实为骨干,以兴味为血肉”,主张记者树立责任意识,将新闻采访的关键归结为“全赖外交记者之活动”。他的新闻采写、教育、经营等实践,同样闪耀着思想的光芒。邵飘萍的新闻业务成就主要表现在新闻采访、新闻通讯、新闻评论这三大块。他开展的新闻采访,指导思想平实、明晰,采访技巧高明、多样。他写作的新闻通讯,具有鲜明的倾向性、系列化的编排、强烈的吸引力等特征。他撰写的新闻评论,内容紧贴时局,激扬文字,奋战不已;“以深刻讽刺之笔,据实直书”,夹叙夹议;说理细致精辟,以事实说话,常设伏笔。邵飘萍带给我们的当代意义主要在于,对新闻事业地位、功能的认识,对新闻采访技巧的提炼与实践,对媒介经营策略的探讨与践行。邵飘萍的新闻成就扎根于当时的历史语境、学术场域,带有鲜明的揭露批判精神、突出的自由主义特征。社会性质的迥异,时代环境的不同,媒介特点的差异,要求我们对邵飘萍的新闻思想、新闻作品等资源,进行创造性转换,以便推动中国特色新闻事业的发展,促进中国新闻学研究不断走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