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商业遥感卫星的快速发展,卫星已从早期的单星技术验证发展为多星协作应用,来完成单一卫星不能实现的应用需求,例如快速观测和侦察、快速覆盖等任务。面向数量庞大的卫星星座的空间任务,这不仅增加了轨道控制的频次,造成了地面测控站的压力,而且大大地提高了卫星间的碰撞风险,因此自主轨道机动和姿轨耦合控制技术是遥感卫星平台在轨飞行作业的关键,也是目前遥感卫星的研究重点。本文针对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商业遥感卫星的快速发展,卫星已从早期的单星技术验证发展为多星协作应用,来完成单一卫星不能实现的应用需求,例如快速观测和侦察、快速覆盖等任务。面向数量庞大的卫星星座的空间任务,这不仅增加了轨道控制的频次,造成了地面测控站的压力,而且大大地提高了卫星间的碰撞风险,因此自主轨道机动和姿轨耦合控制技术是遥感卫星平台在轨飞行作业的关键,也是目前遥感卫星的研究重点。本文针对遥感卫星的自主轨道机动与姿轨耦合控制问题,进行全面、系统地讨论和研究,并面向卫星间碰撞规避、星间绕飞、星座构型保持和轨道转移等典型遥感卫星轨道控制任务,建立遥感卫星完整的轨道控制算法和控制方案,全文的创新研究工作如下:针对多约束下的星座卫星碰撞问题,采用数学表征法建立测控资源、有效载荷和星座构型等约束模型,通过数值分析法和霍曼(Hohmann)变轨理论进行碰撞规避控制设计,采用数值分析法给出轨道系下的控制方向和控制时刻,利用坐标系变换获得惯性系下的控制方向,依据Hohmann理论给出合理的速度增量;为了减少碰撞规避过程中的燃料消耗,设计一种多约束下的能量最优碰撞规避控制方法,基于C-W方程建立质心坐标系下的卫星相对运动模型,通过坐标变换将该模型映射到惯性坐标系下,再结合约束模型来制定碰撞规避策略,选取卫星能量最优化指标、哈密顿函数和协态方程,给出最优条件下的速度增量和方向,实现燃料最优碰撞规避控制,通过数值仿真证明其有效性。针对高精度的轨道机动控制问题,分别对相位控制和编队飞行控制进行设计。采用小推力推进系统来进行相位控制设计,由于推进系统的推力小,控制周期较长,因此将相位控制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相位调整、相位稳定漂移和相位刹车。由于推进系统存在安装偏差,会产生姿态干扰力矩,通过干扰力矩分析给出相位调整和刹车时的最大控制时长,设置好相位控制完成天数,采用开普勒定律计算轨道控制量,并通过反作用飞轮进行姿态控制。针对高精度编队控制问题,设计一种自适应滑模控制算法,考虑非圆轨道和其他引力扰动影响,建立相对运动模型,通过模型变换技术将该模型进行线性化,在该模型基础上,设计一种自适应滑模控制器,并利用神经网络来逼近线性化误差和重力扰动项,通过李雅普诺夫(Lyapunov)稳定性定理给出自适应更新律,结合正定矩阵判断定理,可以保证闭环跟踪系统渐近稳定,将数值仿真结果与传统滑模控制进行对比分析,验证所提出的算法有效性。轨道控制完全依赖于地面测控站,当卫星数量逐渐增多时,会增加日常地面操作的负担和测控站的压力,针对该问题,设计一种自主轨道控制策略。首先,设计一种平衡力臂优化法来给出小卫星推进系统的最优化结构设计,并且分析推进系统对卫星姿态产生的藕合力矩;其次,设计一种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EKF)来确定卫星精确的轨道,并通过星上的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机观测数据进行EKF模型参数优化设计;最后,基于滤波后的轨道进行自主相位控制策略设计,当超出设定阈值时,自动进行轨道控制,以姿控推力器的结构布局为基础,设计一种多脉冲的喷气调姿控制方法来解决姿态扰动问题,采用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来逼近轨道控制过程中的耦合力矩和干扰力矩,并通过Lyapunov稳定理论证明控制系统的稳定性,通过数值仿真验证其有效性和可行性。针对姿轨耦合系统控制问题,进行卫星姿轨耦合仿真系统设计与控制算法研究。该仿真系统包括仿真计算机、星载计算机、交联环境仿真模拟机、飞轮以及卫星动力学模型。采用仿真软件对主要部件如星敏感器、光纤陀螺、推进系统和GPS接收机进行数学建模,通过交联环境仿真模拟机与星载计算机连接,建立半物理姿轨耦合仿真系统。由于卫星推进系统存在安装偏差和推力矢量偏差,会导致轨道控制过程中的姿态不稳定,本文提出一种反作用飞轮与推进系统协同工作的轨道控制方法,以上述的半物理仿真系统为基础,在姿态偏差角较小时,反作用飞轮进行姿态调整;在姿态偏差角较大时,推进系统进行姿态调整,通过在轨实验证明了其有效性。由于推进剂的消耗,会导致质心和转动惯量的变化,影响姿态控制精度,并且在复杂的空间环境中还会受到各种摄动力的影响,为了实现轨道与姿态能够同时以较高控制精度达到期望的状态,设计一种控制力和力矩有限的自适应RBF神经网络滑模控制方法,通过试验测量给出燃料的消耗速率和转动惯量的变化规律,然后建立时变的6自由度动力学模型,通过RBF神经网络补偿耦合干扰力矩和空间环境扰动,并通过Lyapunov理论证明其稳定性,通过数值仿真证明所设计的算法有效性。
其他文献
随着网络的普及以及我国司法行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涉及我国司法行政系统的网络舆情事件不断发生,监狱系统作为司法系统的一部分,无形中或多或少的被卷入到网络舆情危机事件之中,因此,研究和提高监狱系统网络舆情危机的应对能力,对于维护监狱系统正面形象、提升监狱系统公信力、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对江西省赣州监狱罪犯死亡事件和黑龙江省讷河监狱罪犯猎艳事件两起典型的监狱系统网络舆情事件进
2011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实施后,参保企业和人数大量增加,企业职工社会保障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但作为全新的政策仍处于不断完善阶段。1987年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迅速发展,同时我国的中小型民营企业的发展也迎来了春天,开始不断发展成长,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中流砥柱。就台州经济开发区而言,中小企业数由1995年的不足200户发展至2016年的5000多户。随着民营企业户
新时期、新形势下,如何处理好地方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实现两者的良好配合以提升公共服务供给的质量和效率,是政府改革与企业发展面临的共同问题,是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直接关系到公共服务企业改革的质量。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个案分析法和实地调研法等研究方法,从政企合作关系理论入手,分析地方政府与企业在公共服务中的角色定位,并以国网自贡供电公司为例,对地方政府与企业在公共服务中的合作关系进行深入
新闻媒体,包括纸质媒体和电子媒体,互联网时代网络的发展使得新闻媒体传播信息变得愈加便捷和普及。目前我国的社会矛盾不断激化,“突发事件”呈多发态势。新闻媒体作为引导舆论的重要工具和信息发布的主要管道,是突发事件处置中的关键环节。如果在处理过程中,新闻媒体引导不当就会带来一系列问题,给社会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如何充分运用新闻媒体的特点,构建合理有效的新闻媒体引导机制,成为当今的现实问题,也是有必要得到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政府职能的转变亟待加速,人们群众对于政府部门公共服务能力及治理能力的提升更加重视。这对基层公务员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因此工作压力也随之加大,基层公务员也逐渐成为职业倦怠的高发职业群体。这不仅影响公务员个体身心健康,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良好行政文化的形成,关系到政府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建立。 本文从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角度出发,以双因素理论、资源存储理论、工作匹配理论
在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的公司管理制度下,所有者与管理者之间的矛盾越发凸显,股权激励是学者们公认的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有效的股权激励一方面能将经营者与所有者的利益捆绑,缓解公司内部治理问题,提升企业价值,另一方面还能帮助公司吸引并留住优秀人才,提高核心竞争力。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法和对比分析法,细致地分析了案例公司股权激励契约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并通过股权激励实施前后的数据对比以及与行业平均水平的对比,
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建筑业具有重要的地位,对国家经济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是我国重要的支柱性产业。因此,保证建筑业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建筑施工现场中设备复杂、人员较多、环境较差等原因导致安全事故发生频率依然较高。高频率的安全事故除了会造成重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外,还会产生负面的社会压力。根据安全事故统计发现,大部分的事故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所造成的,因而针对建
无源光网络的端口数量和占用状态等端口资源信息直观反映了固定宽带网络的用户数量信息,是宽带网络运营管理和网络配置的重要依据。受限于其无源特性,传统的人工采集管理方式导致无源光网络端口资源准确率持续较低。随着宽带用户数的井喷式增长,快速准确的获取无源光网络端口资源信息成为宽带网络运营管理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因此,研究无源光网络端口资源信息的自动获取及网络资源的自动化管理
本文主要讨论了影响抗坏血酸的除氧性能的因素。研究了硫酸铜添加量、水的温度和pH值以及抗坏血酸添加量对于其除氧效率的影响,探讨了可能的影响机理。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添加适量的硫酸铜,复配的除氧剂能快速除去水中溶解氧,其除氧效率超过98%;水溶液的pH值与温度均会对除氧效率造成影响,除氧剂的添加量会随着硫酸铜的加入而减少至少80%,降低生产成本,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涡轮的入口由于导叶尾迹的存在具有一定的非均匀性,而基于定常均匀来流条件下的涡轮设计及优化方法会使预测得到的特性与真实性能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因此本文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引起非均匀入口条件的导叶非定常尾迹带来的影响进行详细地研究与分析。选取典型现代航空发动机GE-E~3的第一级高压涡轮叶型及工况,在不同叶顶情况下分别进行了三维定常及非定常数值模拟计算。GE-E~3的第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