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小样本人脸识别研究

来源 :河北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HELING07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信息的安全有着更高的要求,这给人脸识别的研究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这些挑战主要来源于人脸的姿态、表情、光照及遮挡等变化因素,传统的方法很难达到理想的识别率。近年来卷积神经网络迅速兴起,并且在人脸识别领域对上述问题有着较强的鲁棒性。卷积神经网络的缺点是网络结构庞大,训练权值多,因此需要海量的训练数据进行训练,但由于现实应用中受存储空间、获取样本时间等限制,往往存在训练样本不足的问题,这将直接影响识别的准确率。本文从卷积神经网络出发,结合传统的特征提取方法,提出了一种小样本情况下的人脸识别方法,主要工作如下:(1)首先,在图像预处理阶段,本文将人脸图像归一化到统一尺寸的灰度图,利用旋转与平移来构造虚拟样本,由此,一幅原始训练图像便可产生17幅训练图像,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小样本问题。(2)然后,在特征提取阶段结合二维离散小波变换(Discreate Wavelet Transform,DWT)、局部二值模式(Local Binary Pattern,LBP)与Sobel算子三种不同的方法,分别提取一层DWT的低频子图、LBP纹理特征图、Sobel边缘特征图。这样三种不同特征互相补充,为后面的特征融合和分类奠定了基础。(3)最后,在特征融合与分类阶段,本文设计了一个单层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single-level multi-scale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smCNN)结构。该网络结构包含1个卷积层、2个采样层、2个全连接层和一个Softmax层。在卷积层中设置4种不同尺度的卷积核,从而用多尺度的思想融合上一步中提取到的三种不同特征图。融合后的特征最终通过Softmax层进行分类。此外,本网络结构应用了ReLU、LRN以及DROPOUT等技术来有效预防过拟合问题。本文分别在AR、ORL与YaleB+Extended YaleB数据库上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显示,本文提出的人脸识别方法在姿态、遮挡、表情等方面都表现出了较强的鲁棒性,普遍优于当前识别率较高的方法,在光照变化问题上识别率虽然略低于LPA+ICI+mLBP方法,但也达到了较高的水平。由于本文采用的数据库样本数量较小,有力的说明了本文方法在小样本问题上有着显著的效果。
其他文献
硫化锌作为一种宽禁带半导体,其纳米材料具有良好的光电特性、光催化特性以及红外透明特性。目前,对于ZnS纳米材料的研究大都是关于低维ZnS纳米材料的制备方面,而对其微观性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也给民事立法带来新课题。民法典在编纂过程中,总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经验,梳理与疫情相关的民事法律制度,针对疫情防控中出现的问
利用廉价且丰富的木质纤维素为原料生产生物燃料,是解决能源危机的有效途径之一。由于木质纤维素特殊的晶体结构,直接进行酶解糖得率很低,所以通常酶解前需要增加预处理过程
本文以石油焦为炭前躯体原料,采用化学活化法制备双电层电容器(EDLC)电极用高比表面积和适宜孔径分布的活性炭材料。考察了石油焦种类、KOH活化工艺、混合活化剂类型及配比对所
本文通过对春10区春光油田沙一段储层基本特征的研究,同时依据本区的地质条件,认为三类隔夹层(泥质隔夹层、物性隔夹层和钙质隔夹层)在该区可能发育。此次在砂体数据的基础上
随着移动通信的蓬勃发展,人们对移动通信系统的传输速率、时延以及吞吐量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D2D(Device-to-Device)通信技术是下一代移动通信中非常有前景的技术,通过使
电能储存对于可再生能源的高效率利用来说至关重要,正成为当今研究的一个热点。新能源车辆也需要先进的电能储存技术来提供高能量供应和高功率密度。而锂离子电池提供已知电
阵列信号处理作为现代信号处理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通过传感器阵列来接收空间信号,与传统的单个传感器相比,具有灵活的波束控制、更高的信号增益、极强的抗干扰能力及良好的
随着天线罩高性能的发展,天线罩测试,作为天线罩设计工作的补充与验证,也越来越追求快速、精准。本文针对天线罩测试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以干涉测向技术为依托,开展了球面波干
随着Web 2.0的发展,在线知识社区(OKC)成为生产、分享和获取知识的重要平台。OKC社会系统由大量异质性个体组成。异质性个体之间需要进行团队互动来推进知识序化,知识序化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