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急性门静脉系统血栓(acute portal venous systemic thrombosis,APVST)通常指患者症状持续时间少于4周的门静脉系统血栓,包括门静脉分支、肠系膜静脉、脾静脉等部位血栓。门静脉血栓临床并不少见,但症状体征不典型,早期易误诊漏诊。APVST形成后阻塞门脉血流,肝脏灌注减少,导致肝功能恶化、增加肝硬化患者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腹水发生的风险。血栓累计肠系膜静脉者,出现小肠瘀血水肿,严重者导致肠坏死。因此,对于有症状患者,要尽可能开通阻塞门静脉,防止血栓蔓延并恢复门脉血流对肝脏灌注,以改善肝功能、减少门静脉高压症所致的并发症。既往临床报道的常规治疗APVST的方法有抗凝、经肠系膜上动脉途径(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SMA)间接溶栓、经皮肝穿刺途径和经颈静脉肝穿刺途径(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TIPS)的导管直接置管溶栓(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sis,CDT)等。抗凝是门静脉系统血栓的基础治疗,对于诊断明确、无抗凝禁忌症的急性门静脉系统血栓,抗凝可以阻止血栓的蔓延及发展。接受单纯抗凝患者有门静脉虽有再通可能,但门静脉再通率低,并有进展加重可能。经各种介入途径的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CDT)与系统抗凝治疗相比,溶栓导管直接留置在血栓形成的静脉管腔,经导管应用更小的溶栓药物剂量并可直接、有效地溶解血栓;能更快的恢复静脉血流,降低门静脉压力。但同时,CDT所需的治疗时间长,长时间溶栓的潜在出血风险,如穿刺部位渗血、严重的腹腔出血及脑出血等仍是其主要的并发症。CDT溶栓需频繁监测凝血功能,长时间的卧床泵入药物及住院周期增加患者经济、心里负担,这些都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经皮机械血栓清除(percutaneous mechanical thrombectomy,PMT)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治疗血栓的方法,由于其血栓清除时间短,且无溶栓潜在大出血风险等特点,故在国内外已经广泛用于治疗冠状动脉、下肢动静脉、肺动脉、血液透析通路等部位的血栓。Angio Jet Ultra血栓抽吸系统是血栓清除的创新工具,由于其可有效清除血栓负荷、短期开通血管,在四肢动、静脉血栓性疾病中应用广泛。但是,目前关于Angio Jet Ultra血栓抽吸系统在门静脉系统的应用,临床研究尚缺乏。我们回顾性分析接受Angio Jet导管吸栓装置治疗的20例急性、亚急性PVST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即时和长期疗效进行分析,并探讨Angio Jet机械抽栓结合置管溶栓的联合治疗在门静脉系统血栓应用的可行性、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2018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腔内血管外科收治的20例经Angio Jet机械抽栓后再行CDT溶栓治疗的APVST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术前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病因、血栓范围、发病至抽栓时间、住院时间等;观察记录患者术中机械抽栓时间、溶栓途径,溶栓时间、尿激酶用量及并发症情况等,分析术中造影结果和术后随访情况(包括患者的症状、体征、门静脉系超声或CT),评估门静脉系即时血栓减容效果和长期疗效。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0例病人,所有患者均成功穿刺门静脉。术中13例患者直接经颈内静脉成功穿刺门静脉,2例经颈内静脉穿刺失败后改为经皮经肝穿刺,1例在经皮经肝穿刺辅助下成功行经颈内静脉穿刺,4例直接行经皮经肝穿刺门静脉右支成功。Angio Jet机械抽栓结果:机械抽栓时间(262.50±93.40)s,术中尿激酶总量(35.00±8.88)万U。抽吸术后造影评估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SMV)血栓清除率:Ⅲ级13例,Ⅱ级2例,Ⅰ级5例。术中8例同期实施门腔分流术(TIPS),1例球囊扩张狭窄的门静脉主干及肠系膜静脉,1例支架植入狭窄的SMV,2例抽栓中出现心悸。CDT溶栓结果:溶栓时间(3.05±1.73)d,溶栓尿激酶总量(128.00±83.95)万U,终止溶栓治疗前造影显示:17例Ⅲ级清除,3例Ⅱ级清除,无溶栓相关并发症发生。1例抽栓术后1d行坏死小肠切除术+空肠造瘘术,6例围术期出现短暂性血尿。患者出院前症状均缓解或消失,住院时间(11.40±6.85)d,30天内无死亡病例。随访时间(11.00±5.20)月,期间未见血栓复发或加重者;SMV植入支架患者支架内血流通畅,8例TIPS患者随访期间,2例发生分流道功能障碍,其中支架“盖帽”1例,分流道狭窄者1例,无肝性脑病的发生。结论Angio Jet机械抽栓联合肠系膜上静脉或动脉局部溶栓治疗APVST是安全可行的,对有症状的、单纯保守抗凝治疗失败的和临床条件需要干预治疗的APVST,能有效恢复门静脉的血流灌注、快速缓解症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该方法也有助于逆转广泛和局部的缺血肠管,避免无腹膜炎患者的肠切除,预防轻度、局限性腹膜炎和可疑肠坏死患者短肠综合征的发生。应继续对该技术和临床效果进行进一步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