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稀濒危植物青岛老鹳草引种驯化及繁育技术研究

来源 :青岛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mp3jg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岛老鹳草(Geraniumtsingtauense)作为珍稀濒危野生花卉具有极高观赏价值,其叶形优美,叶色翠绿,花序美观,花朵繁茂,果实奇特,花果期长(6-11月),植株低矮(40-60cm),具有极大的园林应用潜力。目前对青岛老鹳草研究主要集中在药用和化学成分方面,尚未见对其资源保护及园林开发利用方面的研究报道。   本研究在对青岛崂山地区及烟台昆嵛山地区的青岛老鹳草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对其资源分布、生物学特性、引种适应性、形态解剖学、引种繁育技术及观赏特性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青岛老鹳草一般生长于海拔500-900m的山地林下、山坡草丛、林缘、沟边或路旁。其资源在青岛地区已极为少见;在烟台昆嵛山地区虽有分布,但主要呈小面积集群式分布,区域狭窄。在野生状态下,结实率高,但高度硬实,主要靠地下茎进行营养繁殖,导致天然更新困难。   2.青岛老鹳草能够适应引种地的环境条件,且长势良好,能够开花结实,并正常越冬越夏;其生长周期呈现慢-快-慢-快-慢的规律;可大致划分为出苗期、生长初期、速生期和生长末期。同时,引种地青岛老鹳草不仅表现出了极高的观赏价值,还出现了一定的性状差异,为进一步培育新品种奠定了基础;此外,盆栽青岛老鹳草具有相当的观赏价值,有二次花期现象。   3.青岛老鹳草根的初生结构由表皮、皮层和中柱组成,初生木质部为二原型;次生结构由周皮、薄壁组织和次生维管组织构成,薄壁细胞中含有大量淀粉粒;茎呈类方形,由表皮、皮层、维管柱组成;叶为典型异面叶,表皮具有大量表皮毛,叶及叶柄均具厚角组织;此外,根茎叶细胞中均含有大量簇晶。   萼片由表皮、叶肉、维管束三部分组成,具有一层明显的含晶细胞层;花瓣结构较萼片简单,成熟期具维管束5条;雄蕊由花丝和花药两部分组成;典型5数花,花被2轮,各5片;子房由5心皮合生而成的5室子房,但又相互分离。   4.青岛老鹳草种子椭球形,质地坚硬,棕褐色至黑褐色,千粒质量为6.759g,含水量为16.9%;硬实率达95.6%;自然状态下吸水率仅1.68%;最适萌发温度为20-25℃;采用浓H2SO4处理9min、60℃水恒温处理及50d层积处理,可破除硬实,有效促进萌发。种子硬实率高、萌发过程缓慢可能是导致其濒危的原因之一。   5.青岛老鹳草扦插繁殖较容易成活,不同插穗及不同处理对生根率影响较大。叶插以珍珠岩作扦插基质;在IBA100mg·L-1中浸蘸5s时扦插繁殖效果最佳;茎插则以草炭∶素沙(1∶1)作扦插基质,在国光生根粉200mg·L-1中浸蘸15s时扦插效果为佳。此外,茎插综合效果优于叶插,生产中可根据需要选择适宜的扦插类型。   6.在青岛老鹳草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中,其带节茎段最适宜作外植体材料诱导不定芽,0.1%HgCl2消毒7-8min,能成功获得无菌体系;MS+6-BA1.0+NAA0.1培养基最适宜诱导产生愈伤组织,并逐渐分化出不定芽;MS+6-BA0.5+NAA0.05培养基最适宜诱导其直接分化出不定芽;1/2MS+IBA0.5培养基最适宜诱导产生不定根;组培苗移栽到草炭土∶珍珠岩(1∶1)基质中,其长势最佳。
其他文献
艳果金丝桃(Hypericum androsaemum L.)属藤黄科金丝桃属,是一种兼具观赏和药用价值的花灌木。其花朵鲜黄色,果实红色,观赏价值极高,在园林绿化以及插花中广泛应用。但艳果金
三桠乌药(Lauraceae obtusiloba),樟科,山胡椒属灌木或小乔木。三桠乌药叶形奇特、花序美观、树姿优美,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耐阴,耐寒,适应性强。目前,国内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