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抗菌肽是生物体内产生的蛋白类抗生素,是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分子多肽,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具有广谱抗菌活性,一直备受各领域关注。近年来,因传统抗生素滥用所引起的细菌耐药性问题已经引起全球的广泛关注,严重威胁了人类的健康,因此寻找一些具有独特抑菌机理的新型抗生素作为传统抗生素的补充,越来越成为很多研究领域的主要任务之一,抗菌肽也由于其独特的抑菌机理成为研究热点。本实验室从德克萨斯侧孢芽孢杆菌中分离出一种能产生抗菌肽的物质——BT脂肽,BT脂肽由多条肽组成,其中含量最多的是BT1583,序列为Me2-4-methyl-4-[(E)-2-butenyl]-4,N-methyl-threonine-L-dO-I-V-V-dK-V-dL-K-dY-L-V-CH2OH,其结构中鸟氨酸和D型残基的存在表明该肽是通过非核糖体肽合成酶(NRPS)合成的。关于BT脂肽的分离纯化国内外鲜有报道,本文旨在探索BT脂肽的分离纯化方法以及对其抗菌抗炎活性进行研究。本文从德克萨斯侧孢芽孢杆菌的发酵产物中粗提取得到BT脂肽,通过离子交换层析分离纯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质谱法鉴定结构。通过对BT脂肽抗菌活性研究发现,其对革兰氏阳性菌的MIC值明显低于革兰氏阴性菌,说明BT脂肽对革兰氏阳性菌活性更高,通过电镜观察细菌细胞形态发现BT脂肽能够破坏细菌细胞结构,致使细菌死亡;通过细胞实验对BT脂肽的抗炎作用效果进行研究,在实验过程中,首先用MTT检测细胞活力,初步确定BT脂肽给药的低、中、高(2μg/mL、6μg/mL、10μg/mL)浓度剂量和给药时间18h,然后建立LPS诱导的巨噬细胞RAW264.7炎症模型,给药不同浓度的BT脂肽,结果显示BT脂肽能够抑制LPS诱导产生的细胞炎性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一氧化氮(NO)等,研究ROS相关的流式细胞检测实验,最后对BT脂肽的作用机制研究,通过Western blot实验,发现BT脂肽可以激活下游的核转录因子κB(NF-κB),通过JNK、p38、ERK等相关蛋白的表达量的测定发现,BT脂肽对LPS诱导的JNK、p38、ERK的磷酸化和ROS的产生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总之,本实验的研究结果显示,BT脂肽具有明显的抗菌活性,尤其是对革兰氏阳性菌;同时BT脂肽对LPS有较强的中和作用,能有效抑制LPS诱导的炎性细胞因子和介质的释放;Western Blot结果也表明,BT脂肽能够明显下调NF-κB的表达,抑制MAPK信号通路中的主要通路蛋白ERK/JNK/p38的磷酸化水平。基于以上实验研究,我们得出结论,BT脂肽作为一种抗菌肽,在拥有显著抗菌活性的同时,在抗炎方面也有明显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