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目前,化疗仍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但由于化疗药物对正常组织细胞与肿瘤细胞的破坏具有无选择性,故而化疗会导致机体一系列毒副反应。其中,骨髓抑制较为常见。严重时影响化疗如期进行而被动减量或停药,导致化疗失败。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如何减轻化疗后骨髓抑制是化疗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故寻找有效的防治骨髓抑制的手段极为重要。目前,西医治疗化疗所致骨髓抑制的方法有:口服升白药,如利血生、鲨肝醇、维生素B4之类,其升白作用较差;再者就是输注成分血或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但此两项治疗不容易反复使用和广泛推广;当前新型的升血药物有:基因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利血宝、怡泼津等),基因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慧尔血、格拉诺赛特、瑞白等),基因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升白能),血小板生成素,白细胞介素-11(重组人白细胞介素、巨和粒、迈格尔等)。这些药物疗效肯定,但价格昂贵。综观近年来中医药在骨髓抑制方面的报道,或从补益气血、或从健脾补肾填精、或从解毒化瘀之法论治,而我们的组方有以下特点:一、多脏腑多层面的补益:考虑到化疗对机体的损害是多方面的,骨髓抑制的同时脾胃功能大多受损,肝功能也可能损害。因此调营饮之补益则从肝、肾、脾胃、气血多方面调治,因肝“藏血”,“肾藏精,血为精所化”,“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二、“补”与“运”、“行”相结合:调营饮注意了防止“呆补”、“壅补”,在补益的同时行气血,助运化。三、调营饮的组方也考虑到了对肿瘤的作用:扶正以抑癌,整体调整以抗癌,这也是中药复方优于单纯西药的一个方面。我们在临床上应用调营饮治疗化疗后骨髓抑制者,每每取得显著疗效。该方剂为导师刘亚娴教授依据中医理论,分析化疗对机体的非单一性损害,结合长期临床实践拟定的方剂,由熟地、山茱萸、山药、鸡内金、黄芪、当归、黄精、何首乌、丹参、鸡血藤十味药组成。为进一步验证其疗效及探讨其作用机制,拟进行本实验研究,以便更好的指导临床应用。方法:取昆明清洁级小鼠168只,体重18-22克,随机分为7组:正常组,模型组,调营饮治疗组,调营饮减丹参鸡血藤组,六味地黄汤组,八珍汤组,当归补血汤组。复制CTX所致小鼠骨髓抑制模型:配制l0mg/ml的CTX注射液,各组小鼠每只腹腔注射0.2ml,空白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连续3天。造模当天,CTX注射后4小时灌胃给药,每天一次,连续10天。模型组及空白组予等量蒸馏水,于实验的第4、7、10天取静脉血,用全自动血球计数仪测外周血WBC、RBC、HGB、PLT,第7天的血同时检测EPO(放免法),之后取右侧股骨观察组织形态学改变(HE染色)及GM-CSF蛋白的表达(免疫组化法),同时取小鼠胸腺和脾计算胸腺指数和脾指数。第10天取血完毕,剥离小鼠股骨,PBS液冲出骨髓细胞,计数骨髓有核细胞计数。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进行比较,并进行组间两两比较。结果:1、对外周血WBC的影响:模型组小鼠在各时段外周血中的WBC较正常组明显减少,第4天降至最低点,第7、10天略有上升,但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水平,且有显著差异(P<0.01)。使用调营饮及各方组分后,各给药组不同时间点的白细胞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第4d调营饮、调营饮拆方、及八珍汤组的WBC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第7d调营饮拆方组、六味地黄组、当归补血汤组的WBC水平虽高于模型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调营饮组、八珍汤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第10d各给药组的WBC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除八珍汤组外,调营饮明显优于其它各药物组(P<0.01)。2、对外周血RBC的影响:CTX对小鼠RBC水平的影响具有一定规律性,从注射完CTX开始,RBC呈下降趋势,第7d降至最低水平,而此后RBC水平略有上升。第4d,以调营饮拆方、六味地黄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第7d各用药组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拮抗RBC水平的降低,而以调营饮、调营饮拆方组与模型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第10d,用药组均有加速RBC回复的作用,各用药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调营饮组明显高于其它各治疗组,差异显著(P<0.05)。3、对外周血HGB的影响:CTX具有明显降低HGB水平的作用,其作用趋势同对RBC水平的影响,第7d降至最低,然后有所上升。第4d以调营饮拆方及六味地黄组能明显阻止水平HGB的下降(P<0.05)。第7d各用药组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拮抗HGB水平的降低,而以调营饮、调营饮拆方、六味地黄汤组与模型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第10d,各组的HGB均明显提高,各用药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调营饮组明显高于其它各治疗组,差异显著(P<0.05)。4、对外周血PLT的影响:经CTX造模各组在第4d,PLT均明显低于正常组水平,并具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说明CTX能够成功的降低小鼠PLT水平;各药物组与模型组比较只有八珍汤组和调营饮组差异显著(P<0.05)。第7d,各给药组均不同程度的拮抗了PLT的下降,与模型组比较,除六味地黄汤组外均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第10d,模型组及各给药组的PLT进一步上升,与模型组比较调营饮及八珍汤组差异显著(P<0.05),调营饮虽高于八珍汤组,但二者之间并无差异。5、对胸腺指数、脾指数的影响:模型组小鼠的脾指数和胸腺指数与正常组相比,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经调营饮及各治疗组治疗后,脾指数明显提高,与模型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调营饮与其它各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治疗组胸腺指数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只有调营饮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6、对EPO的影响:模型组的EPO明显高于正常组,并有差异显著性(P<0.01)。经调营饮及各治疗组治疗后,进一步提高骨髓抑制小鼠血中EPO水平(P<0.05或P<0.01);调营饮明显优于其它各药物组(P<0.05)。7、对骨髓有核细胞数的影响:模型组小鼠骨髓中的有核细胞较正常组明显减少(P<0.05),各药物组均能明显升高骨髓有核细胞数,除当归补血汤组外,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调营饮与其它各药物组比较,升高骨髓细胞的作用更为明显(P<0.05)。8、各组小鼠骨髓造血细胞HE染色观察:正常组骨小梁结构清晰,造血细胞丰富,排列紧密,骨髓有核细胞及巨核细胞较多。模型组小鼠骨髓组织大量坏死、水肿,血窦扩张,骨髓有核细胞明显减少,未见有巨核细胞,并有梭形成纤维细胞增生。各给药组在连续用药7d后,骨髓造血组织不同程度地得到了修复,以调营饮组效果更为明显,血窦扩张不明显,骨髓有核细胞、巨核细胞明显增加,亦见有少量成纤维细胞。9、对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模型组小鼠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生长因子(GM-CSF)表达即平均光密度值较正常组明显降低,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调营饮及各药物组治疗后,平均光密度值明显高于模型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营饮组光密度值高于其它药物组和正常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调营饮及各药物组均有不同程度的的提高外周血象、骨髓有核细胞计数的作用。在升高WBC方面,调营饮与八珍汤组效果相当,均明显优于其它各组,优势表现在起效快,升高幅度大,维持时间长;六味地黄汤、当归补血汤、调营饮拆方三者效果较差。对于RBC、HGB的影响,调营饮效果最好,拆方及六味地黄次之。在生血小板方面,调营饮与八珍汤组效果较好,均明显优于模型组。对于提升骨髓有核细胞计数的作用,调营饮组明显优于其它各组。2调营饮及各药物组均可提高骨髓抑制小鼠的脾指数。在升高胸腺指数方面,与模型组比较,只有调营饮组差异显著。提示调营饮具有免疫增强作用及促进髓外造血作用。3调营饮及各药物组均可促进EPO的分泌及GM-CSF的表达,在此方面调营饮组明显优于其它各治疗组。4调营饮及各治疗组均可不同程度的促进受损骨髓造血功能的恢复,血窦扩张不明显,骨髓有核细胞、巨核细胞明显增加,以调营饮组效果更为明显,接近于正常组。